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

虎年漫谈 / 作者:萧玉

满溢着喜庆与吉祥的新年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会铭记的节日,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三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年的由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人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進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虎年的传说

在远古时候,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由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但是又必须补進一位镇管山林的动物。这时,玉帝想到殿前的虎卫士。天宫的虎卫士从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种不出名的动物。它从猫师傅那里学得抓、扑、咬、煎、冲、跃、折等十八般武艺后,成为山林中的勇士。凡是它较量的,都已失败告终。从此,老虎雄霸山林。后来,玉帝听说老虎勇猛无比,便下旨传老虎上天。老虎上天之后,同玉帝的卫士较量,赢得胜利。从此,老虎便成了天宫的殿前卫士。

不久之后,地上的飞禽走兽见无人镇管,开始胡作非为起来。给人间造成了灾难这事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连忙上报天庭,请玉帝派天神镇住百兽。玉帝便派老虎下凡,老虎希望每胜一次,便为自己记一功。玉帝希望人间安宁,便答应老虎的要求。来了凡间,老虎了解到狮子、熊、马是当时最厉害的三种动物。它就专门向这三种动物挑战。凭着老虎的勇猛和高超的武艺连接击败了狮子、熊、马。其它恶兽闻风而逃,藏進了无人居住的森林荒野。人间欢声动地,感谢老虎为人世间立了大功。

回到天上,玉帝因老虎连胜三伏,便在它的前额刻下了三条横线。后来,人间又受到东海龟怪的骚扰,大地一片汪洋。虾兵蟹将作恶人间,老虎又来到凡间,打败了龟怪。玉帝一高兴,又给老虎记一大功,在额头的三横之中又添了一竖。于是一个醒目的“王”字现在老虎前额。从此,老虎便为百兽之王,总管百兽。时至今天,虎额上也还可见到威风的“王”字。

在狮子的恶名传来天宫后,玉帝便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补進了兽王虎。从此,虎成为了属相,狮子则被贬到遥远的南方去了。当然,老虎也从玉帝的殿前卫士下凡间,永保下界安宁。今天也还有虎符、虎环、虎雕等除灾免祸的镇邪物。在农村,不少人家也喜欢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

结语

金牛辞旧岁,瑞虎啸新年,唯愿华夏子民秉持传统文化与精神震邪灭乱,寻觅光明。

春之诗韵—— 谈咏春古诗词 / 文/智真

【明慧网二零一零年二月十四日】严冬过后,美好的春天来临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无限,人们所见所闻皆是春意盎然。因春光春景处处皆可入诗,自古以来,诗人们写了大量吟咏春天的诗词歌赋,托物言志,展示出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等。“春”的诗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非常丰富,这与“春”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几乎用了春天具有代表性的或与春有一定关联的所有景象:如梅花、春风、春雨、春草、杨柳、春花等等。以下举一些例子。

一、春的向往和希望

“梅花”:梅花被誉为报春的使者,“东风第一枝”。梅花在严寒中最先绽放,然后引出百花香满园,梅的这种不畏冰雪、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唐太宗写道:“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守岁》),描写出冬春交替,余雪化尽,新年的梅花早早的吐出新芽的情景;宋朝诗人陈亮写道:“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梅花》),赞美梅花的高标逸韵;宋朝诗人舒亶写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虞美人》),渴望着友人给自己寄来一束江南报春的梅花,也预示着温暖的春天不久也会来到北方。
“春风”:“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腊雪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南唐•孟宾于《雪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绝句》),这些诗句描绘出和暖的春风吹过,无穷的春意萦绕在眼前,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春雨”:如唐朝诗人杜甫在著名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赞美春雨的诗,把雨拟人化,说它“好雨”、“知时节”,因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它默默无闻的滋润着万物。后来,人们常用春雨比喻潜移默化的善化他人或感化的力量。

二、春蕴含无限生机

“春草”:“春”就是繁荣昌盛之意,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如晋朝诗人谢灵运写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描绘出春天绿草悄然萌发细芽,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唐朝诗人韩愈写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描绘出春雨中,绵绵芳草,寸接天涯,远看一片青翠,近处却看不真切,若有似无,令人遐想无穷。
“杨柳”:初春天气,杨柳新芽,在路边,在堤边,在水面上,在碧玉雕刻的六曲栏杆之外,到处都是新绿的颜色。如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大意是:初春的杨柳翠绿晶莹,象是碧玉妆饰而成,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可知道这细嫩精巧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而杨柳这一随处可生的木本植物,在广袤大地上无处不在昭示着春天的来临。而这“剪刀”还要裁制出各种绚丽缤纷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新妆。

“鸟语花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描绘出鸟鸣婉转的春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描绘出百花争妍的美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菩萨蛮》),描绘出一道春水初生时的风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描绘出春暖人间,鸭子们在水中欢腾、搅动着春水,正带着春天的暖意,缓缓而来,富有意趣,春意灵动。

“春和景明”:如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出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景色和儿童们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二月天气,草长莺飞,长长的杨柳轻拂堤岸,郊野雾气袅袅,一群活泼的儿童在青绿山水中、在柳烟中奔跑,风筝在蓝天上飘飞。他们的欢声笑语,充满朝气。春天把生机和欢乐带到了人间。

三、蕴涵的理想境界

“世外仙源”:晋朝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诗并记》,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一个“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的世外仙界,是不受尘世污染的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这里的人们天性真淳,有着超然物外、超然世外的宁静和怡然。诗人描绘出一个返朴归真,“纯然古风”的理想境界,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古朴典雅的人文意识及清新雅致的自然风韵色彩透然而出。

“探求永恒”:唐朝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优美而邈远的意境。春日江水,初开已涨,浩大无垠,“春江潮水连海平”;月夜的春江,“江天一色无纤尘”、“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引发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层思索,感慨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表现出一种辽阔深沉的宇宙意识,渴望追求光明和永恒。

春晖无边,温暖人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特别是在经过了萧瑟的冬天之后,春天更加弥足珍贵。人们赞美春的万物萌生,春色满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