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文史漫谈:例谈古代咏史诗 / 文/智真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5/文史漫谈-例谈古代咏史诗-248755.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五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古代诗歌辉煌的成就。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颂扬圣人君子,或箴讽时政,同情百姓疾苦,抨击社会恶势力。咏史诗是诗,又是诗化的史论,表现了诗人的历史观、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及内心的远大抱负。本文举些诗歌为例,试析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

应该说,有了诗歌的出现,咏史诗也就相伴而生了。春秋时,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即有不少堪称史诗的古代叙事诗,从多方位、多角度反映了古时社会生活,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祭祀祈祷等。如《周颂》、《大雅》中描写了周文王等圣君不断努力进德修业,敬事上帝。赞周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赞周武王:“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赞周成王:“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表达了周人要求自己要像文王那样修明德行,善于自省,使其所作所为都合乎天命的一种道德理念。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诗中赞扬尧、舜等圣王明君,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他在诗中写道:“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大意是: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落得走投无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大意是:商汤夏禹态度严肃恭敬,正确讲究道理的还有周文王。他们都能选拔贤者能人,遵循一定准则不会走样。上天对一切都公正无私,见有德的人就给予扶持。

汉魏时代阮瑀的《隐士》:

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诗人选用了五个历史人物作为意象,突出他们的“隐”、“窜”、“乐”、“安”、“饿”的精神状态,采用意象叠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退守甘贫的人生态度。列举的这五人是颇具代表性的儒士和隐士,充份地表达了“守明真”——即向往纯真、返朴归真的这一生活主题,表达出一种意志的坚守,一种人生观的表白,一种道德的信念。

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是历来传诵的名篇。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凌空一笔,使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诗人陈子昂直言敢谏,向武后提出抗击契丹入侵的策略不被采纳,报国宏愿不能实现,心情非常苦闷,因此登上蓟北楼时写下了此诗。念这首诗,读者面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使人为之深深感动。

唐代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全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描写吴宫昼夜狂欢的情景。然后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并通过姑台栖鸦、黄昏落日、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喻荒淫纵欲者的悲惨结局。诗人将所采用的意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使读者可凭直觉而推演出它的隐喻意义。相传贺知章读此诗后感叹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史诗人在选择古人事迹时大都蕴含着诗人的钦慕、赞颂、理解、同情和惋惜等。这首诗是诗人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但议而不空,句句写实,以激昂的笔调颂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而抱憾身亡,诗人饱经战乱,经历虽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个人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

唐代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历史与现实相辉映的画卷,先是写春到江南这盎然生机的天然美景。春莺、春花、春草、春水、春山、春风,“水村”、“山郭”、“酒旗”、“风”等,人在景中,景因人而生机勃勃。后两句是诗人想象的历史虚景,在细雨蒙蒙、烟霏云敛的江南,兀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佛寺,引发人透过历史的“烟雨”,联想到几百年间,王朝更替,繁华落尽,宛如梦境。这种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意的空间,使实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和召唤力。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和感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边的思绪,弥漫在这诗意的空间里,使人们感受到诗与史交融灵动的神韵。

杜牧的另一首《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诗人感叹盛大煊赫的西汉王朝,如今只剩下荒陵残冢。风云变幻,人世沧桑,昔日繁盛与今日凄凉的强烈反差呈现在读者面前,含有盛衰兴亡不可抗拒的哲理意味。凭吊古代的人和事,缅怀物是人非。

宋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是辛弃疾登高怀古喻今之代表作。词人登上京北北固亭,向北瞭望,却不见狼烟四起的中原故土,千年的王朝可以终止,但汹涌的长江水却没有流尽的时候。时间的轮盘转过了近一千年,现在国家需要的是像孙权那样有才德的中流砥柱。词人从历史上孙权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朝廷却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心和渴望恢复中原、使百姓安居乐业的阔大胸襟。

元代鲜于必仁的《越调·寨儿令》:

汉子陵,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听,千万古圣贤评。

鲜于必仁终身不仕,安贫乐道,因而向往隐居生活就是必然的了。他对隐士和隐居生活的赞颂作品,紧紧围绕东汉的严子陵和东晋的陶渊明这两位高士落笔,说他们一个做了钓叟、一个做了农父,生活在五柳庄、七里滩,心境淡泊,真是好不自在!尤其是“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这两个典故,点明了二人的洁身自好、高风亮节。最后用“听,千万古圣贤评”作结,把目光引向高远处,犹如黄钟大吕,震撼人的心灵。

咏史诗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追求感性之真、理性之善,既沉湎历史,又观照现实,既在纷飞的思绪中驰骋想象,又在流动的韵律中聚焦哲思,以追求美为旨归,而使诗达到艺术至境。精言警句的背后,使读者感受的是诗人的睿智和远见、对道德的理解和精神追求,悲天悯人的心怀。启迪世人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理性思考,坚定人生信念,向往光明和永恒。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说说见义勇为 / 文/大陆法轮功学员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4/说说见义勇为-248650.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古人认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善良的人都认为:遇到正义的事,就应该勇敢地去做。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传统品德,是应该发扬光大的,更是社会文明的精神动力。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因为见义勇为而被冤枉,甚至被敲诈勒索,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以至于人们心灰意冷,甚至开始怀疑,是否还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有一个案件曾经轰动一时。当一个年轻人下车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时,就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年轻人是“肇事者”,并把年轻人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这简直是当代中国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不能否认,这个案件的负面效果正不断清晰地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老人晕倒在地十五分钟,围观的群众不少,却没有一个人敢碰他,这是发生在福州交通路福建医科大学附近的一幕。无独有偶,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摔倒在南京解放南路人行道上,口吐白沫。过往行人无一理睬。就这样,老人倒地后因无人扶起而失去生命的遭遇已发展成为社会常态。没有人敢扶老携幼,很多人害怕引火烧身而选择明哲保身、无动于衷。当做好事要冒着被嫁祸的危险,人就不得不权衡一下利弊,很多人害怕好心没好报、犹豫再三后静静地离开,很少人敢不假思索地见义勇为。

那么,在中国这片苍凉的土地上,有没有人还敢一往无前地见义勇为?当然有,而且不是几个人,而是几百万人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冒着被诬陷与被迫害的危险,坚守着心中的道义,坚持着见义勇为的善举。他们就是崇尚“真、善、忍”的法轮功修炼者。

自从一九九九年中共开始非法镇压法轮功以来,中共不但用暴力镇压善良的法轮功修炼者,而且还用谎言欺骗了所有的中国人。对法轮功的所有宣传都是恶意诽谤、肆意歪曲。由于中共一言堂的邪恶宣传,使很多中国人对法轮功的认识都是负面的,甚至是充满了仇恨,也盲从着诋毁佛法,迫害修炼者。但是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灭佛的这四位皇帝都遭到了恶报,结局非常凄惨,都是短命而亡,而且灭佛、毁佛还导致了国家的战乱或灭亡。

古语说“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人如果不想遭受无间地狱之苦,就不要随意诽谤正法,迫害修炼人。那么能让众生继续被中共的造假宣传欺骗,参与诋毁佛法,造下迫害佛法之罪吗?不能,心怀慈悲的人就会站出来,讲清真相,救度被谎言毒害的众生,使人明白真相后自觉地弃恶从善,弃暗投明。在谎言铺天盖地时,总得有人勇敢地站出来还原事实真相,这也是见义勇为,因为是在自身严重被迫害下,还在为人着想,救人苦难,更显难能可贵。法轮功修炼者自觉自愿地、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讲清真相、澄清事实的责任。因为他们内心里崇尚“真、善、忍”,行为上也实践着在为人着想,坚持说真话、大度忍让。

因为讲真相,数以万计的法轮功修炼者因此遭受了更严酷的迫害。有的被抓捕,有的被非法劳教或判刑,有的被酷刑折磨,有的甚至被活体摘取人体器官。但是他们没有被吓倒,更没有退缩。没有人在讲真相前衡量得失,思前想后,而是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道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佛门讲四大皆空,但济世救人是最好的实践佛法的慈悲为怀。因为修真,就要在漫天谎言时讲清真相;因为修善,就要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因为修忍,就要忍辱负重讲真相。

但是可悲的是,一些人由于被中共的邪恶宣传欺骗的太深,对这些见义勇为的修炼人不是理解、尊重、相信,而是辱骂、诬告和绑架。有人还说其动机不纯,甚至被认为别有用心。

这无疑是在这些修炼人满是伤口的身上再撒上一把盐。这些小人忘恩负义的卑鄙与修炼者见义勇为的慈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已经是每个人都该反思自己的良知的时候了,你该怎么做?

看到危险怎么办?是袖手旁观、见义不为,还是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些法轮功修炼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即使面临被诬告、抓捕与酷刑折磨,也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见义勇为的修炼者,无私无畏,抑恶扬善。他们虽暂时被冤枉与残害,但终将会唤醒迷途中的众生,救度被欺骗的世人。

见义勇为,义之所在,当然义无反顾。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张果老倒骑驴在看什么? / 作者:晨光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11/11/3/78383.html【正见网2011年11月03日】传说古时侯,一天,仙人张果老听说鲁班一夜造了一座大石桥,便骑着毛驴与顺路而遇的柴王爷、赵匡胤一同去看大石桥,要试验石桥是否结实。鲁班毫不在意, 让他们试验。三人走上桥,张果老用法术,将星辰日月,装進身上的褡裢里。柴王爷和赵匡胤也用法术将五岳名山,移放在独轮车上。由于载重猛增,三人还没走上桥顶,大桥就经受不住,开始摇摆起来,鲁班一看情形不妙!急忙跳下河去,举起手,用尽全身力气托住桥身,使大桥转危为安。三人平安地走过了石桥,张果老从此倒过来骑驴向后看。

张果老为什么倒骑驴?他在看什么?后来从《转法轮》中找到了真正答案。《转法轮》中讲:“人类社会好象是進步了,其实是在向后退,离我们宇宙的特性越来越远。那天我讲张果老倒骑驴,可能不理解是啥意思。他发现向前走就是往后退,人离宇宙特性越来越远。在宇宙的演化过程当中,特别是现在走入商品经济大潮以后,许多人的道德相当败坏,离宇宙真、善、忍的特性越来越远,在常人中随着潮流走下来的人们是感觉不到人类道德败坏的成度的,所以有些人还觉的是好事,只有心性修炼上来的人回头一看,才能认识到人类的道德败坏到如此可怕的地步了。”

前几天,网上报道,在中国发生的两起儿童被货车碾压至死的惨案,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起是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两岁儿童小悦悦的惨案”,她被两个司机先后碾压三次,十八位路人竟然见死不救。另一起是10月20日上午11点左右,发生在四川泸州的“五岁儿童熊茂科的惨案”。他被撞倒后,翻身爬起来,去捡落在地上的雨伞。这时,毫无人性的司机把车子往后退了一点又往前去碾压孩子,这次孩子被卷到车轮下,当场死亡。

古人曰:老吾老,幼吾幼。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文化,而且是以道德,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文化。到了中共邪党统治,中华五千年的道德文化被破坏殆尽,那可安邦福民的道德古风在今天的中国几乎荡然无存。看到那被碾死的幼童,善良未泯的人们或许会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现今的中国社会道德如此败坏?对这个问题,只要读一读《九评共产党》,就可以找到答案。那么,为什么共产邪党要破坏中国道德文化?因为共产邪党是外来邪灵,是撒旦魔的化身。正如邪教徒马克思在《共产邪党宣言》中说的,共产邪党是飘荡在欧洲上空的幽灵。外来邪灵怎么会珍重中华道德文化,中华子孙呢?就像一群侵占了别人家园的土匪,除了烧杀掠夺,破坏家园,奴役人民,不会珍惜任何东西、生命的。所以,它要杀人,借用一场场政治运动,杀了八千多万中华儿女。它要破坏道德,将一切可以教化人向善的中华神传文化,都当成封建迷信的东西狠狠批判,它一直都在制造各种恐怖形势,要将道德善良从中国人的心中清除。中共邪灵这样干是有其原因的。因为它是撒旦魔的化身,撒旦魔要用它毁掉无数的众生。

明朝开国宰相刘伯温在他的预言中,揭示了人类将可能面临的可怕的真相: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当人没有了道德善良,面临的真是灭顶之灾。《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现今人类的警钟。其实,日本的地震、大海啸,阿根廷、泰国的大洪水,美国的飓风、地震、雨雪灾,世界许多地区发生的天坑、地陷,夏雪冬雨,各种瘟疫等等,都是对人类的一再警告。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人类社会道德回升呢?其实,这个问题,人们也早已心知肚明。刘伯温在五百年前也早已在预言中告知了人们:到了末法末劫时,以前的各种法都不能再指导人修炼了,唯有三字真经能使人类道德回升,解救人们于危难之中。刘伯温还用了一首藏秘诗告诉人们那三字真经是什么,“七人一路走,引诱進了口,三点加一勾,八王二十口。” 这首藏秘诗说的三字真经就是“真善忍”。

1992年5月,李洪志大师将按照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修炼的法轮大法传向社会。凡是修炼法轮大法的人,都会先从做好人,先他后我开始,渐渐向着无私无我,慈悲众生的境界升华。所以,法轮大法传出后,被赞誉为高德大法。本人在1995年得法修炼后,便自觉主动的将自己以前做生意得到的八千多元回扣,捐给了贫穷地区四十名失学的儿童。如果不修炼法轮大法,我是不会那样做的,是法轮大法使我变成一个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的人。中国前人大委员长乔石曾给中共邪党写信说,法轮大法对国家和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人人都学法轮大法,那故意碾压儿童、见死不救的事还会发生吗?

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传统文化:善恶各有报 / 文/智真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2/传统文化-善恶各有报-248553.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日】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因此君子敬天知命, 修善修德,善待他人,是以积福。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关系,从古至今,因果报应无不历历应验。是福是祸,要看种的是善或恶的因。以下为古籍中记载的明代的两个故事。

拯饥救溺 福泽绵长

广东鼎湖山庆云寺的主持大慧长老,养气悟道的工夫相当深厚,知道一些天机。他七十多岁时,仍然仙风道骨。虽然他精通医术和面相,却不随便轻易表现。当时高要县的县令来到庆云寺游览,随行的有位姓刘的幕僚官,因为与大慧长老熟悉,知道他精于命理,便告诉县令。县令便请大慧长老为自己看相。

大慧长老推辞不了,只好勉强答应县令的请求。他请县令闲坐休息,心情放松,自己定神看过后,便告诉县令说:“生灵操在手,积德能保寿。”县令又问:“我的前途如何呢?”大慧长老微笑地说:“老衲愚昧,不敢预言您的前程。大德之人自有福泽。只要您能保持虔诚的仁爱心,便是县民的大幸。”县令知道大慧长老不轻易畅谈,又见他说话很含蓄。于是茗茶完毕时,便请刘幕僚官私下去探问玄机。

大慧长老坦白告诉刘幕僚官:“老衲观看县令的相,发现他脸上的光华和瑞气已经消失了,呈现灰黑色的气。他的寿命恐怕不出一年。幸好原来的气色尚未退尽,表示:险中有救,命不该绝。他身为百里的父母官,举手投足,布施政令,关系着百姓的性命安危。如果他本着一念的善心,济人助人,未尝不可以造福万民。所以老衲最后断言他积德保寿,并不是空口乱说话啊!”刘幕僚官一直点头说:“是!”他不敢直接把话禀告县令,只是委婉地告诉县令:“老僧的意思是:尊县在数个月内,必须做出一件拯救许多苍生的善事,才可以增长寿元!”

不久,西潦一带泛滥成灾。洪水在一夜之间涨了数尺,淹没了农田,接着又淹浸许多房屋。不少灾民身溺水中,急声呼救。县令急忙赶到附近的高岗了望,惊心惨目,一时无法处理善后。只见年壮而且勇敢的乡民纷纷驾小船逃命,但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婴儿却没有援救,任他们在水中浮沉。见到这种情景,县令突然下令:救起一位小孩的人,可以获赏一两银子,多救多赏。于是,有船的人家相继出动拯救小孩,一共救了四百多位孩子。随后县令又开仓赈济、安置灾民,使很多百姓得以活命。

后来,县令升任惠州的知府。当他路过罗浮山时,又会晤了大慧长老。大慧长老一看见他,便说:“善心人终于得到报应,您的福泽以后绵长了。”

人生在世,寿夭贪富,虽说命中注定,但也可以靠行善积德来改运。所以说,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欲知吉凶祸福,但问自心便知。如有的人任意非为,种下罪根,虽本有福而终得凶灾,难逃因果报应之理。

骄横欺人遭恶报

某太守,本是部郎。外放云间(华亭)作太守。性情贪婪而暴戾,每次出府,骑马在前开道的卫队所过处,路上行人躲避稍有迟缓,就遭鞭挞。

有一天太守从城西回府,有一个为纸店担纸的挑工,担着担子立在路的左边。太守嫌他不放下担子就生气了,命轿旁的役夫把他拖到轿前,呵责他。他性格憨直,说:“我没有冲道。不放下担子,有什么罪?”太守大怒说:“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顶撞。”大声叱令役夫把他痛打一顿,打完,又命把他拖到轿前,说:“你知罪不?”他回答说:“小民有什么罪而遭责打,真不知道。”太守本性很傲慢,现在竟然在街市广众之中被人顶撞,恼羞成怒之极,又下令打了几百棍,打得他血肉横飞,还不放他,命令役夫把他押送到华亭县府,治他冲道之罪。吏役乘机勒索纸店店主数十千钱。幸亏华亭县令见他伤的很重,没有再责打他,只关了几天就放了出来。他回到店里,老板埋怨他惹出事来牵连老板,把他赶了出去。他无缘无故遭到酷刑,回到店上又被逐出,两天后就死了。

不到十天,太守背上生了五个疽痈,疼痛难忍。医生说这种疮名百鸟朝凤,幸好没有溃烂,还有救治的希望。有天夜里,太守梦见担纸的人,用手揭他的疽疮,痛极大叫而醒,呼来侍婢拿烛火一照,全部溃烂,脓血四溢,被褥都湿透了。医生已束手无策。他想尽办法祈祷消灾,都归无效。太守不能仰面平躺,只有用肘撑住床板翘着头,俯伏在床上,稍一转动身体,就痛入心肺。见此情景的人都说这真是地狱变相,就这样痛苦号叫了几十天,才断气。

清代的汪道鼎对此事评论说:“当官掌权的士大夫,当你威福在手之时,任意妄行,一点不考虑别人的难堪处境,可悲啊!大家都是人,难道可以随意逞显自己的凶狠残忍,以求自己快意吗?你把他打得血肉横飞之时,他固然把你无可奈何!而当自己疮溃脓溢时,你也就无可奈何他了!我但愿世上当官掌权的士大夫们,谨慎小心,不要把事情弄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就后悔莫及了!”

人能一心向善,遵循天理,济人利人,才会有好的机遇和前程。天地神明鉴察,丝毫不爽。境由心造,境随心转,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取决于自己心念行为的结果,因为天道对于善恶的果报,必定是如影随形!

(资料来源《太上感应篇汇编》、《坐花志果》)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文史漫谈:母仪天下的贤后(三)—— 传统女性的典范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1/文史漫谈-母仪天下的贤后(三)-248514.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一日】(接上文《文史漫谈:母仪天下的贤后(二)》)

三、唐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薨。谥号文德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登基,长孙王妃成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坤载万物”的预言。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国家大事。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如今又富拥天下,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常与她谈起一些国家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很有见地,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

大臣魏征以敢于进谏闻名,常对太宗的不当行为和政策直接了当地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一次,唐太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到郊外狩猎。正待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坚持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气愤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

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掌管宫中财物的人员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宫中各类人物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将出嫁时,她向父母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长公主加倍。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长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回宫后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此后,长孙皇后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为国。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弥留之际长孙皇后仍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悲痛不已的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虽然在魏征的规谏下毁弃了,但其之后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唏嘘。

本文所述这三位皇后都能够严谨的遵循并实践天地神明传承于世人的道德规范,温柔敦厚,善良贤淑,通情达理,相夫教子,不仅赢得了丈夫的尊重,更赢得了后世敬仰,她们因此被尊为千古贤后,更是传统女性的典范。

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文史漫谈:母仪天下的贤后—— 传统女性的典范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0/30/文史漫谈-母仪天下的贤后(一)-248511.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月三十日】传统女性的标准来源于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由之衍生出的传统道德观念。《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自然有其不同的属性。“乾”、“坤”两卦则是阴阳的典型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阴柔与阳刚是其特性的表现,对应于人,则男性属于阳刚,女性属于阴柔,刚柔相济,相互依存,方能和谐相处,这是大道落实于人后形成的道德规范与礼仪要求。

古代对于女性的标准有比较详细的描述,《礼记》、《周礼》、《诗经》、《烈女传》等典籍中既有明确的标准要求,也有历代妇女的榜样和典范。传统的女性标准应该是温柔贤淑、善良含蓄,有因拥有美好的心灵而自然散发出来的由内及外的优雅。美好的德行才是女性的真正美丽之处。我们不妨从古代的母仪天下的贤后中选取三例作为典范。

一、东汉阴丽华皇后

阴丽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之后。

刘秀统一天下之后的第五年,阴丽华被册封为皇后。史载:阴后性仁孝,多矜慈。七岁失父,虽已数十年,言及未曾不流涕。在位之时,端庄贤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东汉建立之初,有帝无后,郭圣通、阴丽华二女同封贵人。其时,郭已诞下皇长子刘疆,但刘秀以阴丽华有“母仪之美”,欲立阴氏为后。古之女子,未有不以登后位为人生至荣,可阴氏却非常谦卑,坚辞不受,“自陈不足以当大位”,后刘秀封郭圣通为皇后。之后,刘秀要封阴丽华的所有兄弟为侯爵。阴丽华仍然婉言谢绝,说按自己的身份,她的兄弟们怎么能够越礼做侯爵呢?刘秀又赏赐珠宝给阴丽华,她依然拒绝,说如今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自己要那么多珠宝有什么用呢?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因郭皇后“数怀怨怼”废皇后郭氏,立贵人阴丽华为后。

已经是皇后的阴丽华依然谦恭,对多次中伤她的废后郭圣通并没有采取落井下石的态度,反而为她求情,让刘秀本着宽厚仁慈的态度来处理郭圣通。不仅如此,阴丽华还对废太子刘彊及郭氏的小儿子中山王刘焉极尽关爱与照顾。阴丽华常常叮嘱她的儿孙们善待郭圣通的家族,而且要牢记她曾经做过他们十七年的嫡母、嫡祖母。因此必须将郭圣通视作母亲、祖母来看待。

这一点,不但明帝刘庄做到了,连阴丽华的孙子汉章帝刘炟都牢记在心。后来的东汉皇族,确实再没有发生过杀害废太子和非己所出皇子的事情。这不能不说与刘秀和阴丽华的身体力行、传为家训分不开。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0/31/文史漫谈-母仪天下的贤后(二)-248515.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接上文)
二、东汉马明德皇后

马明德皇后的父亲是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因辅助汉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战功卓著,但因为得罪了权贵光武帝刘秀的女婿梁松,遭其陷害。马援年仅十岁的三女儿(即马明德皇后)担负起治理家务的重任,她不仅能独立处理家中大小事务,而且在与其它家族交往时也能如成年人一样从容应对。

公元52年,十三岁的马明德选入太子刘庄的宫中。她入宫后悉心侍奉阴皇后,对其他的人也是礼仪周备,57年汉明帝刘庄即位,因马氏德冠后宫,遂立为后,史称明德皇后。马皇后不仅品德出众,也很有才华,能背诵《易经》,熟读《春秋》、《楚辞》、《周礼》等传统的儒家经典。

马皇后生性宽仁,谦恭节俭,不喜好游乐,平易近人。平时都穿粗布衣服,除了国家大典场合,从不穿贵重的丝绸织绣之衣。后宫的嫔妃对她非常钦佩。

马皇后虽不干预朝政,但对世事却明断有理。公元70年,明帝的异母兄弟楚王刘英企图谋反,事情败露后,明帝不忍处死刘英,只是废黜了刘英的爵位,徙往丹阳郡(今属安徽)。刘英到丹阳后自杀,明帝认为是有人鼓动楚王谋反,下令彻查其党羽,一时受株连的人不计其数,许多大臣纷纷劝谏,但明帝根本不听。马皇后知道被抓的人大部份都是冤枉的,十分忧虑。一天明帝回宫,她趁机向明帝进言,请求明帝不要把案件扩大,神情悲楚,明帝深为感动,以至于在明帝十五年二月,刘庄颁令大赦天下,将从前不算在大赦范围内的谋反之罪也算在宽大处理之列。此案能够从宽而不至于多伤人命,马明德皇后功不可没。

从此明帝才发觉皇后对政事有独到的见解,在遇到公卿大臣难以裁决的问题时,常常会让马皇后帮着分析。马皇后为他深入分析事情原委,明帝都会郑重看待,弥补了许多朝政上的缺陷。但她从未提及自己家的事,包括父亲的冤屈,虽心中酸苦,从不在明帝面前表露,因此更加得到明帝的敬重。

马皇后没有子女,明帝就让她抚养宫中贾氏的儿子刘炟。

马皇后尽心抚养和培育,对刘炟的关怀无微不至,事事亲力亲为,以至于劳累憔悴,母子关系胜似亲生。

公元75年明帝去世,太子刘炟即位,是为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章帝即位后第二年,天下大旱,一些溜须拍马的大臣趁机上书朝廷,认为天旱的原因是没有封赏外戚,请求皇帝将皇太后的两个弟弟加封侯爵。但是马皇后没有答应,她专门为此发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书,再一次拒绝了为马氏家族封侯的可能。章帝读了母亲这道诏书,不禁悲叹不已,再次向母亲求情:“汉朝兴盛,舅氏被封侯,就象皇子被封王一样,是应该的。母亲诚存谦虚,难道要让我做不孝顺舅父的皇帝?何况舅舅中,一位年老,两位患病,如未加封之前有个三长两短,我只好抱刻骨之恨了。”

马明德答道:“我思虑再三,我并不是想得谦让的好名声而让儿子的名声受损,而是马家无功于国。如今又逢大旱,百姓生活困苦,这时要是封赏外戚,有违我的心意,并不是孝顺我。如果一定要封赏,必须等到阴阳调和,边境清静的时候。”

章帝即位四年后,果然其年旱涝之灾俱无,五谷丰登,边境也平安无事。高兴的章帝立即决定晋封三个舅舅为列侯。

马皇后知道后,认为为人应当知进退,不能有奢念,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三兄弟遂只接受了封爵,辞去职位,不再参政议事。

东汉一代,皇帝大都年幼无知,年轻的皇太后往往要依靠外戚来把持朝政,只有马皇后一人,以史为戒,禁止外戚参政。马皇后一生勤俭,谦逊,知书识礼,明理达义。公元79年马皇后因病去世,谥号“明德”,享年41岁。明帝、章帝两朝的政治能够比较清明,史称明章之治,她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有着积极影响的。故《续烈女传》称赞她“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

(待续)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伤害了谁? / 文/大陆法轮功学员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0/30/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伤害了谁--248499.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月三十日】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已经持续了十二年,这场残酷的迫害到底伤害了谁?从一位修炼法轮功的医生的遭遇,可以看得很清楚。

今年七月,明慧网上登了一条消息,一位病人到医院看病,经检查为胃穿孔、肠粘连、直肠癌,都是要命的病。为了能保住病人的生命,家属拿出了一千元钱,塞到主刀医生的手里,医生说什么也不要。推来让去,最后医生把钱收下默默地走了。手术非常成功。病人出院那天,医生拿来了一张一千元的病人住院押金收据,告诉病人家属说:“你们送我的一千元钱,我给你们交了住院押金,这是一千元的收据。我是法轮功学员,不能收病人的红包。”

看了这条消息,不禁想起去年同期闹的沸沸扬扬的“缝肛门“事件。一名产妇疑因未给助产士足够的红包遭到报复,肛门竟然被助产士缝上,虽然事后医患双方各执一词,事件一波三折,但无论结果怎样,人们对医疗的不信任和怨愤已展露无遗。

在中国大陆,医生收红包、开大处方、拖长检查项目,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体制的支撑下,患者和家属苦不堪言却奈何不得。在寻求解决之道的时候,有人指出:医疗决策中的不善最容易获得自我辩护,象过度医疗有体制、法律、管理、技术、病人诉求等若干理由,我们唯有求诸良知。但是在中国大陆,在道德全面沦丧的今天,这是何其难以做到。人们说,“缝肛门”是看得见的报复,还有更多的报复方式,患者防不胜防。

而这位修炼法轮功的医生,不但没要红包,还顾及了患者和家人的感受,在手术成功之后,才将实情告诉家属,可见为对方考虑的是何等周全,这是真正有良知的医生。象这种不收红包且真心关心病人的情况,在修炼法轮功的医生中比比皆是。有人将他们誉为浊世清莲,一点都不为过。

但不幸的是,在这种医疗乱象中保守医德本是极为珍贵,应该受到表彰和赞扬的人群,反而因此受到中共残酷的迫害。为了逼迫他们放弃对“真善忍”的信仰,当局取消他们的行医资格,或将他们非法监禁,进行残酷的洗脑摧残。

湖北省武汉三医院的外科医生王劲松,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他不仅专业知识好,修炼法轮功后,在当时收红包、拿回扣成风的情况下,他从不收病人的红包,不接受病人请吃,按病施药,不开大处方,不拿回扣,尽量减轻病人的负担,曾受到不少病人的口头赞誉和书面表扬,被誉为“不收红包的好医生”。医院领导和职工也都说他是好人。

就是这样的好人,因为不放弃信仰,遭到三次绑架,分别被非法劳教一年十个月和判刑三年。王医生受尽折磨,不让睡觉,长时间吊铐在窗上曝晒,他被迫害得双脚浮肿,不能行走。从劳教所回来后,医院又迫于上级的压力,不让王医生上班,也不给生活费。王医生多次到区卫生局上访,两年后才被安排在院武装部上班(实际上被非法监控)。王医生的工资还不够最低生活标准。

周文生是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发乡的一名乡村医生,也是一名深受患者喜爱的医生。他按照“真善忍”要求自己,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病人有钱没钱,他都真心真意为患者治病,他给患者看病药量足,诊断准,多数头痛、感冒一针就好,从不多收一分钱,老百姓亲切的叫他“周一针”。周医生因修炼法轮功被绑架后,当地的乡亲们非常痛心,村领导、村民七百多人联名签字画押,要求政府放人。然而,当局不讲法律,不顾民众的呼声,非法将周医生判刑三年。

湖北安陆市普爱医院医生周大庆也是一名法轮功修炼者,他在准备手术的过程中被绑架。一天,一位腿骨骨折的病人需要手术,周大庆刚脱下棉袄,进行手术前的准备,这时安陆市“六一零”、公安及普爱医院书记连棉袄都没让他穿,就把他强行绑架到“湖北省洗脑班”,还不许与家人见面。

三位好医生的遭遇是众多修炼法轮功医生的缩影。然而对他们的迫害,受害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面对当局不可理喻的行为,那七百多联盟上书的村民该如何忧愤?等待手术的病人该如何惊恐?好医生周围的同事谁还敢以“真、善、忍”为行医准则?而修炼法轮功的医生众多,遍及全国各城市乡村,受到伤害的何止是部份民众?影响的将是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

更可怕的是,当善良被打压,自律和良知被抛弃的时候,象病菌一样繁殖的医疗乱象将再也无法抑制,老百姓看病难的出路将被完全封堵。由此可以看到,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打压的是人的良知,受到伤害的则是全中国老百姓。

试想,如果深圳的产妇遇到的是法轮功学员,将会受到悉心的关怀而不会闹至对簿公堂;如果所有的医生都以修炼法轮功的医生为楷模,医患关系的和谐就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和装裱,那将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福份呀!法轮功将希望带给人,中共却致力将这希望毁灭。

中共是中国老百姓不幸的祸根。只有摆脱中共这个罪恶的渊薮,中国民众才有可能重拾幸福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