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日星期三

兔年大吉


      
     在此炎黄历新年之际,谨代表中国大陆全体大法弟子向您及您的全家拜年了!

 恭祝您及您的全家兔年大吉,福德绵绵,“法轮大法好”伴您鸿运临身,百邪不侵!

2011年2月1日星期二

她的身份为何如此神秘? / 文/了然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2/1/她的身份为何如此神秘--235562.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二月一日】随着中共炮制的天安门自焚伪案十年的到来,中共媒体重炒自导自演的自焚伪案,试图对法轮功进行再一轮的抹黑。但这同时也引起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对自焚伪案的再度挖掘。在对自焚伪案真相的再揭露过程中,以前一些较为模糊的问题因新的证据的出现也逐渐地明朗。相当引人注目的就是央视《焦点访谈》系列自焚报道中一个独特记者的身份,对该记者身份的追踪与揭露也使得中共一直捂紧盖死的这幕丑剧到了再也捂盖不住的地步。

这名记者就是自焚伪案发生后,在中共《焦点访谈》播出的系列栽赃法轮功的节目中始终不正面出镜的“李玉强”。当然,李玉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是不是这女记者的真实姓名至今还不为人知。这个李玉强可是“见首不见尾”的特殊人物,甚至包括她的记者身份都得不到最终的确定,但是这恰恰给了世人一个认清中共玩弄伎俩以图掩盖其罪恶的机会。

中共媒体关于自焚的系列报道中,始终只有李玉强这一个记者身份的人,而且这一系列报道与自焚相关的记者、编辑也都是她一个人担任,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李玉强身后有一个写作班子在运作。当然,参与炮制自焚伪案的关键人物不只一人,比如十年前的那场自焚录像始终找不到录像的摄影师。当然这名摄影师也是不允许公开露面的,人们还无法知道其具体情况。

按照常理,这么大的震惊世界的案件应该有一些著名的记者出面担纲报道才是。可是这个“李玉强”,根据最新调查的情况得知,她是一个随着自焚的发生而现身的人物。自焚前,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和她的姓名,是一个被中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子;自焚后,她的名号虽为外界所知,但也是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关于李玉强的所有视频与图像,李玉强从来没有正面出过镜,都是利用侧面或背景来代替。所以她对于外界来讲,永远保留着一份神秘。

她为何要保留着这份神秘?须知,记者属公众人物,很多记者想出名还来不及呢,她为何要将自己的真实身份深深地藏起?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就明白了。如果真是法轮功修炼者自焚,那可是中共求之不得的,它会如此遮遮掩掩吗?它巴不得更多的知名的媒体与记者采访呢。那样,不用自己左右舆论,公众就能把法轮功给摆平了。可是中共对于自焚这样的惊天大案的报道却是自始至终地完全承包了,中共垄断性的报道足以说明炮制自焚伪案的阴谋。而出面承包者很可能就是这个神秘的李玉强。

李玉强究竟何许人也?自焚前名不见经传;自焚后的十年间,连中央电视台的众多人员中,竟然仍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李玉强始终是一个神秘人物。

中央电视台一名工作人员日前向海外媒体大纪元披露李玉强的真实身份:“其实她不是编制内的,我们也不知道她打哪来。其实她做的那些节目,我们内部的很多人也都不喜欢,都想躲她远些,怕沾上晦气。她自己都不露脸儿,平时都鬼鬼祟祟的。”

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分别表示:“她是上头派来的,我们也管不着”,“她属于610直接管的”,“她专做这种诽谤法轮功的节目”,“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我们联系不到她”……更多的央视人员表示,根本不认识她,不知道她的来历。

法轮功修炼者依据央视播放的自焚伪案的录像制作的《伪火》已经全面揭开了中共的阴谋。十年后对李玉强身份的挖掘使得对自焚伪案的认识更趋全面和深入。李玉强虽说收起了自己的尾巴,对中共这个创作班子来讲,也等同于全身而退了。可是恰恰因为她长达数年的隐身,甚至包括在现身期间的神秘,给了世人一个认清中共罪恶的机会。人们一个简单的疑问就能把中共炮制的自焚伪案给驳倒:对法轮功栽赃的天安门自焚案连篇累牍的系列报道中,报道者为何只有一人而且如此神秘?

李玉强现在在干什么?她是否也已经被中共丢弃?还是继续又藏在了中共的深闺?不管怎样,她的神秘身份必定有曝光的那一天,因为中共解体的日期在一步步逼近。

揭开李玉强神秘面纱的日子与中共解体的时间哪一个先到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1年1月31日星期一

除夕守岁诗话 / 文/智真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31/除夕守岁诗话-235495.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改年更岁,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晋•周处《风土记》)。因此“守”有“除”与“迎”的双层含义,旧的一年至此夕而除,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就格外看重这一天,守岁迎新是我国农历新年早就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古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守岁诗,或描述守岁情景,或感慨时序变化,或描绘祝愿祈祷,抒怀言志,各有意境,如年节本身一样绚丽多彩,耐人寻味。

相传除夕源于古时的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主要包括祭拜天地、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古时农历节气非常准,新年到,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草木复苏。除夕习俗,基本按古例而行,主要活动有祭祀天地等敬神礼仪、贴春联、亲朋团聚、吃年夜饭、饮屠苏酒、吃五辛盘、锣鼓、歌舞、燃放爆竹等。到了晋代,除夕夜守岁习俗已很普遍,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南北朝时有不少的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如梁朝诗人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中写道:“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反映了一户书香门第守岁待晓的情景;梁朝诗人庾肩吾在《岁尽应令诗》中写道:“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百叶酒,试奠五辛盘”。

隋唐时期,除夕守岁之风盛行。唐太宗李世民写的两首著名的守岁诗,描绘了除夕夜他和群臣一起迎新年,辞旧岁的情景。一首是《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描写出冬春发生交替之时,余雪将化尽,新年的梅花早早的吐出新芽的情景;一首是《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年终岁寒,冬雪消融,和煦的春风吹进了宫中,阶下的梅花吐蕊盛开,清香扑鼻。这些诗既再现了唐时守岁之风,也表现了唐太宗作为开明君主,励精图治,在召示群臣之际,见到的全是欣欣向荣之意,体现出天朝一统的大唐气象。

唐代诗人董思恭在《守岁》诗中写道:“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描写出除夕之夜红烛高照,人们满怀欣喜迎新年的场景;诗人杜甫在《杜位宅守岁》诗中对守岁场景也描绘的非常细致生动:“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唐代神童诗人史青五岁作《除夕》写道:“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诗中道出了星移斗转,寒尽春回的情景,而诗中的“催”字,透露了作者自觉时间紧迫,同时也勉励世人:岁月催人,时不我待,必须从年头就珍惜时间。

唐代守岁诗中也有一些思亲怀乡之作。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在除夕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此时心已飞往遥远的故乡。如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崔涂在《除夜有怀》中写道:“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戴叔伦在《除夜宿石头驿》中写道:“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些诗歌都道出了远方游子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到了宋代,沿袭唐守岁之风更盛。《东京梦华录•除夕》中记载:“是夜,禁中(宫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苏轼《守岁》诗中“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将除夕夜孩子们欢聚守岁的形态刻画的淋漓尽致,他还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尤可夸”,这短短二十字,字字敲的响,句句有力量,明确地告诫人们:时间虽然宝贵,但是过了今年还有明年,最可怕的是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因此,即使是在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也应该努力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宋代胡浩写的“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如流、岁月不居的人生感悟。

宋代诗人陆游在《除雪夜》中写道:“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描写出诗人在飘雪的除夕夜,守岁到四更天,准备的喝过能辟邪的屠苏酒还没喝,又拿起毛笔灯下写春联的情景。

明代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碨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明代诗人叶颙在《己酉新正》中写道:“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稚,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描绘了冬尽春来,春满山河,梅柳吐绿,松竹婆娑,醉饮屠苏酒,欢快无穷。

明代文征明擅长诗画,在他二十五岁那年的除夕,挥毫赋诗,一方面感叹:“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另一方面又记下了自己的志趣:“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除夕》),可以看出,诗人自勉要珍惜光阴,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除夕守夜:“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清代诗人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写道:“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形象地描述了除夕夜人们一夜不眠守岁的场面;诗人赵翼在《除夕》诗中写道:“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描写出诗人八十五岁时老当益壮的心情;诗人黄景仁在《癸巳除夕偶成》中写道:“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全诗动中取静,含蓄深沉地道出人们欢声笑语过除夕,自己却“悄立市桥”看星星的情景和心境。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除夕守岁,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演绎着人们对天地神明的敬奉和感恩;对春天来临的喜悦;渴望祥瑞降临;反思自己所为,没做好的要在来年做好,唤醒人们的正见,回归人纯真、善良的本性。火树银花,笙箫鼓乐,古代诗人们则以其生花妙笔描绘出在这除旧迎新之际,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盼。传说中的诸神在这一天会回天廷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来的诸事。因此,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供品敬拜诸神,并烧纸钱以便提供诸神返回天廷的旅费。腊月二十四日送灶以后,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厚,家庭主妇开始在住家四周张贴写着吉祥话的“春联”。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正见十年征稿]帝尧的治国大道 / 作者:浊世清莲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11/1/29/71442.html【正见网2011年01月29日】《尚书•尧典》记述帝尧治国,很简略,主要记载帝尧的功德政绩、制定历法节令以及选贤任能、公开选拔考察帝位继承人的事迹等。记述虽简,然治国大义犹存。

一、修齐治平,修身为本——帝尧功德政绩简介

这是《尧典》的开头所记:

“帝尧名曰放勋。他治理天下,严谨明达,深思熟虑,仪态文雅温和,容貌恭谨严肃,谦己礼贤。他自身的道德光耀四方,悉通天地。他能够彰显并发扬自己的美好品德,使自己氏族部落成员亲和向善。自己的氏族亲善之后,又分别明确部落联盟百官的职守,百官都尽职尽责了,各氏族部落之间就亲善了。于是,整个部落联盟的全体成员才变得和睦亲善。”

由此简要记述可见,帝尧治国,首先是修明自身,然后把自己的美好品德推广开去,使自己的氏族部落成员和睦亲善。再更大范围的推广开去,厘定部落联盟百官的职守,百官都尽职尽责了,各部落间也就亲善了,然后再推广到整个部落联盟的全体成员,于是各部落之间、各部落内部成员之间,无不亲善和睦。于是万邦协和,万民亲善,而后天下大平。

寥寥数语,帝尧的治国之道已经隐现其中。这不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道吗?帝尧时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全民修身,故而大道通行,天下大平。

然而,修身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大学》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者,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其本质者也。天下万物的本质,归结到一点,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天道规律。掌握了天道规律,然后再按照天道规律纯正自己的心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因此,帝尧治国的首要事务,便是探知天道,推算历法,尊天率性,修道教民。

二、尊天率性,修道教民——制定历法节令

这是《尧典》所记帝尧的第一件事:

“于是尧命令羲氏、和氏,敬顺上天,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推算历法,慎重地教导百姓农业耕种的季节。命令羲仲,住在东方的旸谷,每天恭敬地迎接朝阳的升起,明察并安排好春季的农耕生产。春分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黄昏时分天鸟星出现在正南方的天空,把此时确定为春季的第二个月。这时农民都分散在田野里耕种,鸟兽也开始交配繁殖。命令羲叔,居住在南方的交趾,明察并安排好夏季的农事,恭敬地主持夏季的祭祀。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黄昏时分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空,此时便确定为夏季的第二个月。这时农民继续在田野干活,鸟兽的羽毛也因脱落而稀疏。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夕阳的西落,明察并安排好秋天的收获事宜。秋分这一天昼夜一样长,虚星出现在天空,以此确定秋季的第二个月。这时农民安乐和悦,鸟兽新长的羽毛也很舒适漂亮。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时刻,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黄昏时分昴星出现在北方,以此确定冬季的第二个月。这时人们入住屋内,深居简出,鸟兽又长出了又密又软的细毛。帝尧说:‘啊!你们羲氏和和氏,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你们得用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构成一年的四季节候。以此来厘定百官的职守,各种事情也就都可以兴办了。’”

这段记述比较长,也很详细。帝尧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居住在东南西北四方,详细交代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昼夜的长短变化,星宿的具体位置,人们的农事活动、起居变化和鸟兽的变化等;要求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确定四正——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推算历法,教民按天时季节农耕;敬顺上天,每日敬迎日出,恭送日落,恭敬的奉行祭祀事宜;运用闰月的办法校正好一年四季的天时节令。

帝尧制定历法,《尚书》作者为何把它放在《尧典》开篇的显赫位置,并且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记载?帝尧对羲和兄弟的交代,为何如此详细具体?帝尧对历法为何如此重视?这段记载的最后给出了答案:要根据历法节令来厘定百官的职守,兴办人类社会的各种人事。

那么,日月星辰的运行、历法节令的制定,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天命就是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道,用天道来规范约束人的言行视听就是教。人性秉承于天,本来就是与天道同化的。天道恒昌,人若能时时守住同化于天的自然本性不偏移,就能与天地一样恒昌恒泰。

作为古代圣王,帝尧深知,天道对人类社会的一切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百姓的农事安排、起居活动以及百官的职守都必须遵从四时节气。四时节气正则一切正,四时节气不正,人类社会的一切就都乱套了。所以以天道化育天下万民就成为人君人臣治国为政的根本大法。立身于天地之间的君臣,第一要务便是闻知天道,然后严格按照天道标准修持自身,然后再按照天道也就是人之自然秉性化育天下万民。古人的一切作为,都是先观天地,后定人事。自古流传下来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典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一切礼仪讲究,都是古人根据天时地利而制定的。古时,人的一切举措,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敬奉天时,以人合天,就成了古代圣贤身体力行以及谆谆垂教后世务必力求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天人合一”。因为人君合天,则政通人和,可以保民,可以安邦定国;庶民合天,则身修家齐,可以全身,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百官万民都自觉用天道规律约束自己的一切,人君自然也就“垂衣裳而天下治”了。反之,不管为君为民,一旦违背了天道人性,都将一败涂地。

然而,天地不言,天命天道,人何以知之?上天的旨意,是通过日月星辰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变化展示给人类,让人类去观察去悟的。帝尧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把推算掌管历法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来抓。他精心安排羲和兄弟掌管历法,并仔细交代了推算校正历法节令的具体标准与方法,吩咐他们恭敬地迎送日月,举行祭祀,以保证人类社会的一切运行不偏离上天的旨意并得到上天的保佑,進而达到政通人和而天下太平。

尧帅天下以道而民从之。君臣上下、万民百姓皆以天道为准则,人人都不用别人管束,都自觉以天道规律为心法自警自律,所以,尧舜大治之世,天下无刑法,有的只是人心向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和乐融融的大同景象。

这就是孔夫子所心向往之的“大道之行”的英明盛世,就是孔夫子所赞同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盛世中君子“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真正涵义。

《尚书》的作者是深得帝尧的心意与治国之术的,所以把帝尧安排交代推算历法之事放在如此显赫的位置而详加记述。

三、任人唯贤,天下为公——遴选官员与继位者

这是《尚书》所记帝尧的第二件事。

天道既明,历法节令已正,而谁来带领万民率性向道呢?当然是人君与各级人臣。帝尧深知,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一人仁,一国兴仁,一人让,一国兴让,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因此,帝尧在安排好制定历法的大事之后,便把为天下得人作为天子的又一重要事务来抓。《尚书》的作者也详细记述了帝尧选贤任能、遴选继位者的过程,尤其是遴选继承帝位人的过程。

《尚书》记载:帝尧让四方首领举荐能继承帝位之人,大臣推举尧的儿子,尧认为其言不诚,生性好争,不行;大臣又举荐共工,尧嫌其巧言令色,行为邪僻,轻慢上天,不行。洪水泛滥,民生辛苦,尧征询治水之人,众人推荐了鲧,尧认为他违背天意,不遵教命,毁坏族氏,不行,大臣以为可以试用,尧乃尊众人之议,试命鲧治水。后来鲧治水九年,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帝尧选官的原则是任人唯贤,天下为公的。不论亲疏远近,一律以敬顺上天、孝悌纯正、德高而有利于天下人为标准。这其中,敬顺上天依然是第一位的。儿子丹朱不成器,授位于丹朱,则天下人受其害而丹朱一人得利。为丹朱一人而损害天下大道与天下人,帝尧执意不为。

帝尧又征询四方首领们说:“我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遵从天意,接替我的职位?”首领们说:“我们无德,不配接替帝位。”尧说:“你们也可以明察并推举隐没在下位的贤者。”众人纷纷向帝尧進言说:“有一个隐居民间的独身男子,叫虞舜。”帝尧说:“好呀!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他怎么样?”首领们说:“他是乐师瞽瞍的儿子。父亲顽固愚蠢,母亲言语憎乱,兄弟傲慢凶狠,舜能以孝悌之道与他们和谐相处,以恭明的美德处理家政事务,心中不生任何邪念。”帝尧说:“我得试试他!把女儿嫁给他,考考他与两个女儿相处的德行。“于是就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汭之滨,嫁为舜妇。

虞舜出身卑微,隐居民间。帝尧听说他聪明贤达,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帝位,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考察他在家的品德与理家才能。同时授官位于舜,多次把难办的事交给他,考察他在外为政的法则,并叮嘱他要恪尽职守。舜在历山耕种,历山人都互让田界;他在雷泽打鱼,四围的人都互让居处;他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河滨人生产的陶器没有粗糙破损的。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了村庄,两年成了集镇,三年成了都市。于是尧赏赐给他衣服和琴,给他修了仓库,赐予他牛羊。

舜的父母、兄弟想杀舜,舜几次都智慧逃脱。返回之后,舜越发孝顺父母,善待兄弟。于是尧便让他去推行五教,命他发扬美好的人伦五常之德,严格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去规范引导百姓。百姓都能遵循这五种道德规范了,就命舜去各官府办事,舜都办的很好。三年之后,帝尧把帝位让给了虞舜,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自来就是公众的天下,皇权自来就是民主公正的。《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帝尧,仁哉!考察帝尧选官以及培养继位者的全过程,何其民主公正!何其慎重严谨!又何其正大无私!可悲的是,帝尧的治国大道,而今安在哉!今天在中共治下,大道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全是邪门歪道!政府官员,除了腐败还是腐败,有权有势有钱,唯独没有德行。其为政何其荒谬!何其邪恶矣!可怜的民间百姓,除了苦难还是苦难,被打被关被杀,哭告无门。其灾难何其深重!何其惨烈!

另外,帝尧与大臣商议天下大事,大臣们都畅所欲言,几乎全是“率尔”以对,应语随答,不假思索。君臣上下,竟无些许戒惕防范,至诚至信。面对显赫的帝位,大臣们一句“我们无德,不配接替帝位。”感动的人直想掉泪!多么质朴、多么真诚、多么负责的应答!此情此景,在今天中共的官场中,哪里能找得到一丝一毫?!

天子治国,日理万机。而《尚书》作者独选其尊天率性、任人唯贤两件事来详加记述,可谓深得帝尧治国的根本纲要及其心法矣。而纵观当今中共治国,背离天道,无视神佛,肆意践踏人的天性,败坏人类的道德良知;任人唯亲,唯权势,唯金钱,唯独不要道德,与古代圣王的治国大道完全背道而驰。如此,还想要国富民安,还想要社会和谐,还想要科学发展,还想要政权稳定,白日梦矣!

帝尧所创建的英明盛世,孔夫子向往了几千年,历代圣贤为之奋斗了几千年,华夏儿女盼望了几千年,如今终于迎来了曙光,看到了希望,那就是法轮大法的洪传!那就是真、善、忍光辉的普照!一个最伟大的新纪元正在佛恩浩荡中翻开!所有明白了大法真相的华夏儿女、各国人民及宇宙中的芸芸众生,都将在真、善、忍光辉的指引下迈進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新纪元!

千年的等待,万年的机缘,终于来临了!

多么幸运啊,生活在大法洪传时代而又能明其真相的人们!

而生逢幸时却误信了邪党的造谣宣传、不肯接受真相的人们,则是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悲哀!

愿所有生逢此时的人都能成为最最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