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

《诸世纪》蔷薇系列预言的启示(十七):我们如何选择未来 / 作者:陆闻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11/11/15/78645.html
【正见网2011年11月15日】一、令人担忧的巨大挑战

宗教信仰被迫害的问题,已经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人类历史上许多正教在他们传世时,都遭受过不公的对待。如:释教佛法在印度传出,触怒了婆罗门教。(当时的婆罗门教已走入末法,出现杀人、供牲的情况)。释迦牟尼的弟子遭到了婆罗门教的迫害,他们被大批的抓去,逼迫放弃信仰。许多人被弓箭射死,有的被火烧死⋯⋯

耶稣基督的出现,触动了当时的犹太教。犹太教祭司和长老们认为:信耶稣的人越来越多,担心以后没有人再供养他们。于是他们编造所谓“理由”、罗列“罪名”,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基督徒在古罗马遭到的迫害也是非常严重的,遭到数位罗马皇帝的迫害,成为宗教迫害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因为迫害直接引发了瘟疫的爆发,有超过三分之一或者说几乎有一半罗马人都死于瘟疫,约数百万人丧生,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数目。强大的罗马帝国因此崩溃瓦解。

宗教迫害为什么会导致瘟疫的发生?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难题,但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这并不难于解答。

历史走到今天,一场迫害又再一次发生,这场迫害面积更大,涉及的人群更多,迫害者使用的手段也更加阴险和狡猾。因此,也给整个人类带来更加深重的危机。这正是本文要指出的,令人担忧的——人类将面临巨大挑战!

1999年7月,中共发动对法轮功的迫害。铺天盖地的造谣宣传通过先進的现代传媒散播到世界各地,仅中国一地就有十几亿人受谎言毒害,在全世界范围受造假宣传蒙蔽的人就更多。

当时,在太阳系内形成了巨大的行星十字排列(巨大的行星十字架)。这对今天的人来讲,几乎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时隔十二年之久,人们似乎把它遗忘了,也有人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天文偶合。但是,站在占星学理念上,它的真正涵义却是死亡!十字架在古代欧洲是一种刑具。过去把那个人绑在十字架上,钉死或者烧死,处以死刑。所以它的真正涵义就是“死亡”。站在占星学理念上,太阳系内巨大行星十字架的出现,代表着巨大的死亡!这是丝毫不容质疑的,毫无疑问的事实——人类将面临空前的浩劫!!

现代科学家们在对流感病毒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变异的可怕,他们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研究的结果。

今天的人们丝毫也没有觉察到、意识到,一种巨大潜在危机的存在。而这种危机的产生,却是因为玛尔斯恶魔坏乱人世间造成的。

(二)玛尔斯恶魔

马克思早年是一名基督徒,在他上大学时,加入了由乔安纳•萨斯卡特(Joana Southcott)主持的撒旦教会,成为魔鬼教的一员。撒旦教会是以一个倒五角星为标志。今天的中国人怎么也想不到,中共为什么会如此崇拜五角星,将其奉若神明。那并非是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象征,因为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称:“要取消民族,不提倡爱国主义”。撒旦崇拜五角星,撒旦把五角星作为标志。

马克思并非是无神论者,撒旦教会相信神的存在,只是他们仇视神,想超过神,要爬到神的上面(至少要平起平坐)。所以马克思的许多诗歌作品都是反对神、崇拜撒旦的。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最容易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马克思在其作品里(如《人之傲》、《绝望者的魔咒》和剧本《Oulanem》等)都充分表达了对人类毁灭的渴望,甚至在其剧本《Oulanem》中也坦承:“我们只是为了毁灭而昙花一现,除此之外,绝无其它目标”。

马克思一生写了一百多卷文字,可是只有十三卷发表。绝大多数都收藏在莫斯科的马克思研究所里,一直不能公诸于世。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一少部分而已,就这一少部分,就足以令中国人瞠目结舌。

“撒旦”一词,对中国人非常陌生,“撒旦”就是魔鬼或恶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不好的意思,是指对人类有害的生灵。撒旦教会宣传对神与人类的仇恨,他们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所以撒旦教成员也都对人类充满仇恨。这在马克思的诗歌作品里表达的非常明确了。(如“将以暴烈之势,握住并抓碎你——人类”、“说出对全人类的诅咒”等等)。马克思承认“与撒旦签下契约,并被受了印记”。

马克思是一名撒旦教信徒,这已经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从马克思的生活、工作、为人,家庭、朋友及私人信件中,都暴露出太多的惊人之处。

曾经一度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朋友,和马克思共同创建“第一国际”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古宁(Bakunin)对他评价道:“人必须崇拜马克思。人至少必须惧怕他,以得到他的宽恕。马克思是极度自大的,自大到肮脏和疯狂。”

恩格斯在遇见马克思后,写下了对马克思的感想:“谁在追求野蛮的目标?一个来自 Trier(马克思的出生地)的黑暗之人,一个显著的怪物。他不行,亦不走;他用脚后跟,伴着肆虐的狂怒跳起,似乎想抓住广阔的天幕,再把它扔到地上。他在空中长伸双臂,握紧邪恶的拳头;他的狂怒从不平息,就像有一万个魔鬼通过他的毛发占有了他。”

在马克思死后不久,他的前女佣海伦(Helen Demuth)描述道:“他(马克思)是一个敬畏神的人。当他病重时,他独自在房间里,头上缠着带子,面对着一排点燃的蜡烛祈祷。”……

(三)共产党的起源

由于信息闭锁及语言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其实马克思并非共产主义的首创者,共产党的真正起源,来源于欧洲一个秘密组织——光照帮。为了让人们彻底认清共产魔教的真实面目,我们有必要把它的真正起源揭示出来。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可以说是一个被隐藏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非常大的秘密了。这就是共产党的起源与其标志的由来。

1776年5月1日,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因格尔施塔特大学教会法教授亚当•魏萨普(Adam Weishaupt,1748-1830)成立了一个极其秘密的政治颠覆性组织:光照帮。魏萨普是个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所以不择手段是光照帮的一个基本特点。欺骗和敲诈也就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光照帮从建立那天开始就是邪恶的,从他的建帮宗旨中我们就可以找到根据。他的建帮纲领可归纳为:废除私有财产及继承权(即“共产”);废除家庭婚姻与伦理道德(即“共妻”);废除所有宗教信仰,用一个所谓的“新宗教”代替(这个新宗教就是基于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废除国家,用国际主义替代爱国主义;最终摧毁一切社会秩序的世界革命而建立一个由光照帮控制的、完全独裁的、没有人权和道德的世界性政府,并且建立一个无所不在的特务系统。

为什么说光照帮是邪恶的?因为它一上来就反对人类的传统道德,破坏家庭婚姻与伦理,并宣称要与所有传统正教为敌。从其建立那天起,就注定了是一个坏乱人世间的魔教。

成立于1884年的费边社(Fabian Society)是光照帮的一个分支组织,曾经资助过列宁,并称列宁为“最伟大的费边”。其会标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这只披着羊皮的狼很形象的反映出光照帮创立的现代共产主义(共产党)的欺诈特点。光照帮帮主魏萨普告诉其心腹,要致力于欺诈的艺术、伪装自己的艺术、侦察别人的艺术,和洞察别人思想的艺术。他还教手下人具体如何去欺诈。为了欺骗外界,光照帮表面上树立一个慈善性组织的形象,声称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成为“一个幸福繁荣的大家庭”(“羊皮”),于是吸引了许多知识份子、政府官员和神职人员等等,使他们误认为是个纯基督教的慈善性质的组织。后来共产党把欺诈和伪装做的更加精致。

为了起到掩护、不被人怀疑或发现的作用,光照帮渗透和控制了共济会,并且在其中发展。所以,光照帮是一个寄生在神秘共济会组织里的秘密组织。光照帮和共济会相互独立,它鄙视共济会,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掩护,并且从中发展。在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法国有282个共济会会所,其中266个被光照帮控制;德国共济会则被光照帮彻底颠覆,而后又发展渗透到许多国家,如奥地利、法国、荷兰、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匈牙利、俄罗斯,甚至美国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以某种形式存在,但超出本文讨论范围。

光照帮会员分为严格的等级(见下面的示意图),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初级,中级,神秘(高级)。每一类下面又分若干等级。外面的两大类(初级和中级),类似那个“羊皮”,其中的会员仍然被告知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大家庭”。只有進入神秘类的级别(高级)会员才逐渐被告知其真正的目的。这反映出光照帮非常谨慎小心,因为其知道自身的邪恶。真正進入高级类的会员只是少数,对那些不清楚其真正目的的大多数外围人员,魏萨普说,一方面他们可以壮大声势,另一方面可以填满钱盒子。共产党统战的精神也是如此。

光照帮对世界的影响和渗透相当广泛,且极为隐蔽。像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十九和二十世纪的马克思和乌托邦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列宁的布尔甚维克、费边社会主义(Fabian Socialism)等颠覆性和革命性运动都是光照帮在幕后策划。
《共产党宣言》并非马克思的原创,而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已有的文件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其主要思想和观点都已经有了,都是光照帮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光照帮的一个分支组织)。从“大东方共济会”、 “雅各宾俱乐部”、 巴贝夫的“平等会”,到“流亡者同盟”、“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都有一根主线在牵拽着。而这条线恰恰证明了:光照帮创建了现代共产主义(共产党)。

法国大革命时期,米拉波(1754-1792)是当时在法国的光照帮会员,被魏萨普委以重任把光照帮带入法国,在法国发展。之后,光照帮通过被其控制的法国“大东方共济会”创立了“雅各宾俱乐部”。而罗伯斯比尔(1758-1794)也是光照帮会员,被魏萨普任命为雅各宾领袖。在法国建立了短命的雅各宾恐怖统治。

人们只知道巴贝夫组织了一个秘密组织“平等会”,搞了个“空想共产主义”。而真实情况是:巴贝夫由米拉波发展加入光照帮的,并受光照帮之命组织了“平等会”。巴贝夫在上断头台之前的审判中,公开承认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幕后组织(光照帮)的代理人而已。巴贝夫宣传的共产主义思想,都来源于光照帮,为后来的《共产党宣言》奠定理论基础。

“雅各宾俱乐部”、 巴贝夫的“平等会”、“流亡者同盟”、“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其实都是光照帮的分支组织。“流亡者同盟”是由雅各宾演化而来,他们中的激進分子组建了“正义者同盟”,而“正义者同盟”后来又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米拉波、罗伯斯比尔、巴贝夫、邦纳罗蒂,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马克思称米拉波为“革命的雄狮”,称巴贝夫为第一个“真正能动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奠基人。而列宁则将雅各宾领袖罗伯斯比尔的石像供奉在克里姆林宫里。光照帮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充当写手?也许是看中了马克思的撒旦教思想:对神与人类的仇恨。这正是光照帮需要的。因为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破坏人类而来的。

(四)共产党标志的由来

中共政权在建立的过程中,具备着一些比较典型的特征:红色苏维埃、红军、红旗、红五角星、镰刀和锤子(党的标志)。这些特征(标志、符号、称呼)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里,几乎找不到任何出处和源头。中共也承认自己是外来宗教。从它建立那天起,就是照搬了苏共的所有理论、实践,靠苏共一手扶植起来的。所以这些标志、称呼也都来自于苏共。

这个前苏共的党徽是由一个倒五角星和镰刀、锤子组成(见下面比较图)。红五角星——这对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中共曾经把它宣传得很“神圣”。镰刀和锤子——是共产党党旗上(党徽)的标志。在前文叙说了,共产党来源于光照帮,马克思充当写手,在光照帮已有的文件基础上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而前苏共恰恰实践了这个理论,建立了这样一个组织,或者说建立了这样一个政权。而“红五角星”与“镰刀、锤子”,却有其真正的发源地。

共产党在宣传中说:共产党党旗中的锤子代表工人,镰刀代表农民。但它们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这样。如前所述,光照帮渗透和控制了共济会,用共济会做掩护,共产党党旗上锤子和镰刀来自共济会。在共济会的仪式上,“石匠大师”(Master Mason)手里拿着锤子,因为锤子是石匠干活用的工具。其实,共产党之间相互称“同志”,这个“同志”称呼也来自共济会,共济会第二级别的会员之间称“同志”。

马克思鼓动工人暴动夺权,列宁讲成立“工人阶级”政党,都是靠工人起作用,根本没涉及到农民。农民是毛泽东搞“农村包围城市”时才提到的,而党徽早从苏共就有了,所以镰刀的本意根本不是代表农民。那么镰刀代表什么呢?镰刀也来自共济会,代表着毁灭。在西方的通俗文化中,魔鬼拿个镰刀,镰刀真正代表着毁灭,代表死亡。

图为苏共徽章与撒旦标徽的对比。我们从这些图片的对比中,会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苏共的徽章由倒五角星与镰刀、锤子组成,“倒五角星”是撒旦教会的,“镰刀、锤子”是光照帮(共济会)的。这正是撒旦魔教与 “光照帮”黑帮魔教的二者合一。而“镰刀、锤子”正是恶魔的象征。

中共团旗上的撒旦标徽

如果说前苏共是光照帮的一个分支组织,那么中共就是这个分支的延续。中共的党旗、党徽、国旗、国徽,以及各类徽章,都由苏共徽章演化而来。只是“五角星”与“镰刀、锤子”被分开使用而已。撒旦教的标志“倒五角星”出现在中共团旗上,成为团的标志。“镰刀、锤子”则被单独使用,成为党的标志。

另外,每年的五月一日,称为“国际劳动节”,但是只在共产党的国家里实行(象美国的劳动节是每年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共产党给出的解释是,“五一节”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9年7月,第二共产国际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然而真实的情况是,由于光照帮成立于1776年5月1日,“五一节”的真实原因是共产党庆祝光照帮的成立。但是这是不能公开说出来的理由,共产国际需要一个能够说出来的理由,即要用另外一个理由来掩盖真实的理由。

其实,共产党入党仪式与组织原则,也都来源于光照帮。光照帮具有金字塔形和军事化的组织结构,从入帮开始,就发毒誓:把生死交给组织,无条件服从上级,忠于组织;……严格保密,如果泄密将会受到严厉惩罚;定期向上司汇报思想等等。共产党员入党时,要发毒誓把生命献给共产主义;无限忠于党;服从上级,严守党的机密;永不叛党。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很多是从光照帮的帮规中直接搬过来的。

而唯独特殊的是:中共增加了入团和入队仪式,而且要让孩子们发毒誓加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少先队的标志是由一只火炬与一个五角星组成(火炬隐喻火种,即下一代)。代表着:中共要让孩子们“随时准备着”为共产魔教献身。

人们对着团旗宣誓的时候,就等于是宣誓加入了撒旦魔教;人们对着党旗发誓的时候,就是发誓把生命献给魔鬼。

(五)预言家的心愿

诺查丹玛斯为什么写下《诸世纪》预言,并留下他的《失落之书》?他为什么将神秘的“蔷薇卍字符系列预言”隐藏在《诸世纪》中?这其中蕴含着他怎样的内心情结?对未来的关注与期望?

在《失落之书》中有七幅画作,几乎每一幅画上,都画着一个“轮”,这个“轮”究竟指的是什么?在一幅画上,他画了一艘法船,船的上方是一个“轮”,诺查丹玛斯捧着一本书正在认真的阅读,这本书与法船、“轮”有着怎样的联系?他还画了“弓箭手”、“大淫妇”和“畜牲(耕牛)”他们指的又是谁?诺查丹玛斯为什么会如此煞费苦心,留下这七幅画呢?

千百年来,人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辗转轮回,经历了各种苦难与辛酸,一直找寻着回归的路,期待着有一天正法洪传之时,能得到大法的救度。因为转轮圣王将降临于世上,这正是本次人类文明最为关注的,最令人瞩目的。所以和许多预言家一样,诺查丹玛斯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人们讲述和表白。在一幅画上,他以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带着“轮”从天而降,向人们开示着:转轮圣王将带着“轮”下世传法、度人。这在古老的霍比部落预言石刻上(“大人与卍字圆轮”),也有着类似的描述,代表着本次人类文明的最大秘密。

文章写至此,一切已然写明。其实,笔者能写下此文也并非偶然。

诺查丹玛斯在一篇预言中写道:“他们(预言)为拯救丹麦贵人而来,向阿尔特弥斯神殿供奉家财。”表达了他写下《诸世纪》的真正原因。

人们不相信撒旦魔教的存在,
可是大瘟疫却会如期来临。
2012并非世界末日,
可是大瘟疫相距并不遥远。

在大瘟疫降临前,
将有几次具有警示性的瘟疫发生,
估计约有二百万人在人群中消失。
届时,中共魔教会继续隐瞒疫情和死亡的真实人数。

在令人窒息的恐惧中,
人们会逐渐觉醒,
认清撒旦魔教存在的真实性,
他们因此纷纷寻求自救的方式。

在银河系内,
科学家们将观测到漂亮的“宇宙焰火”,
他们惊讶的发现:
正法的存在,竟然是如此真实!

玛尔斯将成为全人类唾弃之物!
大法、大法弟子也必为世人所瞩目。

因为他们是各个民族众生得救的希望!!

——D•M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柘城传说带给人们的启示 / 文/大陆法轮功学员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18/柘城传说带给人们的启示-249435.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份,我随军去河南省柘城县收新兵,听那里的老人讲述柘城县的来历。老人们说:从前不叫柘城县,叫海宁县,就因为整个县城都沉到地下去了,所以才叫柘城县。

据说海宁县在沉下去的之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每天都敲着铜锣在城墙上转圈走,敲一下铜锣,喊一声“早逃”,连喊七天,在这七天之内,凡是信神的、信佛的、悟性好的都认为这是神仙救人来了,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所以信神信佛的人都搬走了。只有那些什么都不信的人无动于衷。到了第八天的时候,整个县城城墙以内全部都沉到地下去了。那些什么都不信的人都做了地下之鬼。

奇怪的是四方形的城墙和南侧有一寺庙完好无损。后来人又接着旧城墙在南侧又建造了一座新城,起名叫柘城。新城有南关、东关、西关,没有北关。因北关是旧城沉到地下去了,一片汪洋全是水。

听老人们讲述这个故事之后,我就约了几位战友前去旧城观看,果然是一大奇观,四方形城墙非常完好,周边水浅,长满了芦苇和水草,水里还有野鸭、白鹤等水鸟。那座大寺庙巍然屹立。听当地人说里面的神像都被当地政府给破坏掉了,现在被当作展览馆了。展的是什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进去看就回去了。

发生在河南省柘城县的这件真实的故事,提醒世人一个事实,在以前,当人类将要发生什么劫难之前,都有神仙来世间救人。那么,为什么现在发生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劫难之前,就没有神仙来世间救人呢?其实不是没有神来救,只是世人碰到神来救人时却不信,就象当年随着海宁县沉到地底下的人一样。

现在的人受共产邪党向世人灌输无神论的恶果,大多数已经不信神了。本来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就是神传文化、神佛文化、修炼文化,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敬天拜神、修德爱民的,只有共产邪党这个从欧洲引进来的邪灵不相信有神佛的存在,也不相信善恶有报是天理,强制的向中国人民灌输无神论,大搞阶级斗争、战天斗地、破四旧、拆古砸庙、损坏自然。邪党篡政六十多年来,坏事干尽。土地改革、反对会道门、整风、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社教、文革、六四镇压学生,迫害法轮功等害死民众八千万,至今还在继续作恶迫害修炼真善忍的好人群体法轮功,而且手段极其残忍邪恶,大批非法抓捕、关押、强行逼迫转化,不放弃信仰就严刑拷打,折磨、电棍击、烙铁烫、不让睡觉、注射摧残精神的药物、活体摘取人体器官等毫无人性可言。

中共坏事干尽,天要灭中共。贵州省平塘县掌布乡风景区发现了二十七亿岁的“藏字石”,惊现出六个排列整齐的大字“中国共产党亡”,这就充份说明,中共作恶天理不容,人不治天治,天灭中共已成必然。法轮功的出现、《九评共产党》、《解体党文化》的发表,都是天象的变化,都是天灭中共的具体体现。声明退出邪党的相关组织党、团、队,是顺天意而行,明智的选择,千万不要做给邪党殉葬的牺牲品,那样实在太冤枉啦。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到河南省商丘地区(市)柘城县旧城遗址去观光一下,同时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命运。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韩国科学家发现经络通路(图)

在连结兔子的大脑与脊髓的部位上发现了非常细的经络管道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17/韩国科学家发现经络通路(图)-249340.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神秘的经络到底是什么?对此,现代科学研究人员一直未能以解剖观点去完全描述经络系统。近期韩国经络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能帮助开阔思路的信息。

韩国中央日报专业科学记者朴方舟(音译,Bang-Zu Park)近日报道,2011年10月13日,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苏光燮(音译Kwang-Sup Soh)为首的韩国国内经络研究人员,在韩国大田科学大德研究基地举行了研究成果发表会。

他们在连结兔子的大脑与脊髓的部位上发现了非常细的经络管道(Primo System,图一,针头尖指的头发状部位)。经络管是呈现着透明而纤细,没有染色无法观察到的细管。

世界著名免疫学专家、曾经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医科大学工作,1999年回韩国国立癌症中心工作的六十四岁的权柄世(Kwon Byoung Se)博士说:“我研究免疫学四十多年,第一次亲眼观察到了淋巴管里还有其它管道系统,我感到非常震惊。”

对于他来讲,淋巴管是他的主要的“研究领域”,其震惊程度更为强烈。

他看到的是中医学里讲的经络的实体。他还是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评选的“大韩民国国家级明星学者(Star Faculty)”。

一年前,权柄世教授听说韩国国内极少数专家已观察到经络的消息后,他还是半信半疑,想要亲自观察经络,而且做了小鼠试验。

研究经络十年多的韩国首尔大学(音译Kwang-Sup Soh)名誉教授、韩国融合技术院首席研究员(The Advanced Institutes of Convergence Technology)苏光燮及韩国国内研究者重新把经络命名为英文名“Primo”,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权柄世博士说:“韩国经络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上做出了非常大的研究成果,但是把论文发表在没有名气的国际学术杂志上,没有得到众人的关注。”

目前我们认识到人体有血流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细胞循环系统的淋巴系统。如果经络的实体被国际学术界公认,那么经络系统会成为体内的第三循环系统。现在要重新改写世界医学教科书和疾病治疗方法。

权炳世(Kwon Byoung Se)博士和韩国国内经络研究者们于2011年10月13日聚集在韩国大田科学大德研究基地,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苏光燮(音译,Kwang-Sup Soh)名誉教授,三星首尔医院朴正义(Jung-Yee Park,音译)教授,韩国城均馆大学Mina Seo教授, BYUNG-CHEON LEE (李秉天, 音译) KAIST 特聘教授,韩国韩医学研究院Yeon-hee Ryoo (刘妍姬,音译)博士等参与发表。

◆回顾1960年代的经络研究

六十年代初,全世界科学界曾被北朝鲜发表的划时代的研究成果而震惊。

当时,北朝鲜经络研究所BongHan Kim(金峰翰,音译)(平壤医科大学教授)所长在1961-1965年之间接连发表了有关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以外还存在第三循环系统(经络系)的5篇论文。 AFP通信社在1962年2月13日向全世界发报称:“金峰翰的经络系统的发现是与英国的威廉•哈维 (William Harvey)在17世纪初第一次发现血液循环系统(血管系统)相媲美的重大的研究成果。”

但是,科学家们试着按照他的论文进行验证,可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BongHan Kim教授在他的论文上没有详细记录观察方法,而且金教授在因政治的理由在北朝鲜被杀害。

此后,直到2002年首尔大学(原汉城大学)物理学科Kwang-Sup Soh(苏光燮,音译)(现年66岁)教授进行了经络研究之前的40多年来,没有发表过有关经络的任何论文。苏教授到2008年为止陆续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但大部份人根本不相信他的成果,而且嘲笑说搞物理的科学家突然间怎么研究起经络来了。

◆经络染色方法的开发带来了大转机

2008年苏教授和他的研究员BYUNG-CHEON LEE(李秉天)博士用“Trypan Blue”开发了染色活体经络的染色技术,从此带来了经络研究的重大转机。利用这种染色方法和极微小荧光粒子容易找到经络的分布,他们观察到经络是癌细胞的重要转移通路的现象,并发表在国际学术会上。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癌细胞的转移途径只有血管和淋巴管两种而已。

这一研究结果是足以震惊世界医学界的划时代事件,但是如权炳世教授指出的那样,因为他的研究论文只发表在不引人注目的有名望的学术杂志上,所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那样,但是其成果还是吸引了韩国、美国、中国的一些科学家们的注意,并让他们共同投入到这经络的研究上。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James Graham Brown Cancer Center詹姆斯格莱恩布朗癌症中心”的Donald Miller所长,华盛顿大学医科大学赛木尔•阿齐列夫(没有找到英文名字)教授,Auburn University的Vitaly Vodyanoy教授等三个团队,中国的中医学研究院等两个团队,还有韩国八个团队正在进行有关经络研究。

◆透明而头发大小的经络

通过染色法和极微小荧光粒子观察到的经络特征是,其大小像头发一样纤细而透明。

苏教授说:“活卵是美国Louisville大学干细胞专家Dr. Mariusz Ratajczak 教授所发现的与干细胞很类似的非常小的胚芽(Vsel)。”Ratajczak教授还没有解释清楚这些胚芽从何而来,如何运作,但是活卵位于Primo 经络管里,还可以大量采集。如果活卵和干细胞是同一种细胞,可能要改变干细胞的定义。

这次学术发表会上,Jung-Yee Park(朴正义,音译)教授发表了人类胎盘的经络观察方法,权炳世博士发表了专门与经络起作用的特异性抗体,首尔大学Pan-Dong Ryu教授发表了有关经络细胞的电特异性研究成果。

◆关键是全身经络网络的证明

目前,经络主要观察在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上,但是要证明第三人体循环系统的话,必须证明它是遍布身体的所有的循环网络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影像或染色的方法要解释身体里遍布着经络的网络系统。

苏教授展望:“目前虽然还没有开发出可以一目了然的观察到遍布身体的所有经络网络系统的技术,但是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开发出一些抗体,新的染色方法,新的图像摄影方法,迟早会证明这一网路系统。”他还阐明:尤其是,在全世界的研究经络的科学家的数目大量增加,还有投入足够的研究经费的话,证明经络网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背景知识参考:什么是经络?

有人说,中医认为人体有一个微妙的分布系统负责传送“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这个输布网络称为经络系统。它像一个巨大的网,将身体不同地方联系起来,透过特定的途径及时间,经络系统组成了一个全面和复杂的人体地图。

人体的经络系统,分别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早于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已记载了经络的概念:“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是路径的意思,属纵行的通道;“络”则有网络的意思,属经脉的分支,多纵横交错循行全身。“经”与“络”二字有联系,连络的意思,它们在身体中联系在一起,组成经络系统。

经络虽然像一个管道系统那样输送及传递气血,但它并不是一个血管系统,现代科学亦一直没有发现实质的管道结构;历年来已进行了许多关于经络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不同的生理学假设,如神经反射模型等,但研究员一直未能确切地以解剖观点去完全描述经络系统。

经络应该是另外空间的能量通道,另外空间的东西有时也会以某种方式显现到人类这个三维空间,因此这个空间尽管有时会看到一些现象,但这些现象并不是经络的本质、本相。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相由心生 运随心转 / 文/智真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16/相由心生-运随心转-249332.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人生在世,寿夭贫富,虽说命中注定但今生所为亦非常重要。为善获福,作恶招灾,依人心之善恶,可随时改变。天地神明,鉴察分明,丝毫不爽。人能一心向善,广积福德,则虽遇凶厄而化吉祥。若任意非为,种下罪根,虽本有福而终得凶灾,此因果法则,自然之理。所以说,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古籍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以下为《太上感应篇例证》中记载的关于古人命运前途与考运的几个例子。

双胞胎兄弟的同命异报

宋朝时,江西南昌有两个双胞胎兄弟高孝标和高孝积,举止言谈和才思颖悟都象同一人。十六岁时,他们一齐考上秀才。后来,又在同一年结婚,婚后,父母为使媳妇能辨认丈夫,命令他们穿着不同衣裳和鞋子,以便辨认。

有一天,他们遇到道士陈希夷,陈希夷看了他们的面相以后,说:“你们两人眉清目秀,鼻梁挺直,嘴上有红色的痣,耳白而轮廓鲜红,气清神澈,都是科第中人。况你们现在眼耀彩色,必主同科高中!”

到了秋试时期,他两兄弟便同时赴京,寄住在亲戚家里。邻居住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高孝标一心向学不为所动。高孝积把持不住,竟然跟那少妇私通。后来被人发觉,告诉寡妇族人。寡妇畏罪,竟然投河自尽。

秋考完毕,他们兄弟又去拜见陈希夷。陈希夷看了大吃一惊,说:“你们兄弟二人的相已经改变很大了,一位变得更好,另一位变得很坏。孝标眉现紫彩,眼耀文星,必定高中。孝积翠眉有变,双目浮睛,鼻梁赤而黑,神色颓然枯槁,气冷而散,这一定是损坏道德而使面相改变。这场考试不但考不取,反而有夭亡的预兆。”发榜后,高孝积落第,抑郁而死。

后来,高孝标当了大官,声名显赫,子孙众多而且贤能。他七十大寿时,陈希夷也来祝贺,并且即席发表感想:“看出一般人的面相是容易的!但是人的命运却不容易说得丝毫不差,因为命在天,相在人为。如果能顺应天理,合和人事,则世世必昌。上苍大公无私,福可以因为罪恶而消减,罪也可以善功相赎,生于心而发于面,逃不过他人的一双眼睛,这叫做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丁寔居第六名

清朝年间,有位读书人丁寔,文思敏捷,很有才气,性情豪爽,因爱好赌博,常遭到父亲的责骂,却不思悔改,于是父亲一气之下,就把他赶出了家门。丁寔流落到京师,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了太学。

一天,丁寔偶然经过相国寺,有个算命先生惊喜地说:“您的气色太好了!我在这里给很多人看过面相,您的最好。”算命先生问过丁寔的姓名后,就在墙壁上写道:“今年状元是丁寔。”从此丁寔愈发高兴傲慢了,赌博也更加厉害了。听说考生中有两个从四川来的生员,很有钱,就请二人聚赌。丁寔连连取胜,最后赢钱六百万。

几天后,丁寔又来相国寺,算命先生一见他就诧异地问:“您的气色怎么这么糟糕?绝对没有希望考中了,更何况中状元。”边说边急忙将墙上的纸撕下来,叹息道:“简直是败坏我的名声,这次确实算错了。”丁寔急忙询问原因。算命先生说:“看相讲究先看人的额头,如果颜色黄润,而且有光泽就是吉相。如今您的额头又干又黑,一定是存心不良,得了不义之财,触怒了天神。”丁寔心里很害怕,急忙把实情告诉了他,并不解地问:“我们只是随便玩玩而已,竟这么严重吗?”算命先生驳斥道:“你不要说是玩耍,凡是有关财物的事情,都有天神监护着,接受了不义之财,自然要减损福报。”丁寔听后,悔恨交加,急切地问:“那么,我把钱还给他们行吗?”算命先生说:“如果你发心悔改,天神一定知道。你果真能改恶从善,还能得第六名。”丁寔急忙赶回去,把钱还给原主。并发愿不再赌博。

果真,发榜时一个叫徐铎的考生中了状元,丁寔居第六名。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清朝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到省上去参加考试。文章写得自己很满意,所以就在省上等着发榜。

有一天,他偶然到一座寺庙去游玩。寺院的房檐下有一个以看相赚钱谋生的人。读书人上前请问,看相的说:“你的骨相寒薄清苦,就算你有班固、司马迁那么好的才学,文章写得比韩愈、欧阳修的还好,也很难成名。”这位读书人不相信,榜发出来,果然没有考上。

他又去向看相的请问这一生的命运。看相的人说:“凭你的骨相,怎么敢给你说什么好话呢?不过,与其迫切求取功名,不如花点大气力积阴德。这样也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读书人在回家的路上,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确很贫穷,周济别人,做好事,又怎么办得到呢?”这样翻来覆去地犹豫不决,很多天都拿不定主意。一天突然想到:“我平时曾到一些学馆去教书,看见那些做老师的,常常误人子弟,罪过最大。我从今天起,用心研究教学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来积德,也差不多吧。”

三年以后,他又去参加考试。他到寺院中去寻找看相的人,那人还在那里。行礼之后,看相的人说:“先生精神饱满,光彩照人,这次考试,考上是毫无疑问的。”发榜时,果然榜上有名。这位读书人去庙里感谢看相的,并问道:“为什么过去谢绝我那么严峻,现在又这么准确地给我预测?”看相的人说:“我记不起了。”读书人把前次的事仔细说了一遍。看相的人说:“你的外形和骨相全部都变换了。用心于教学事业,这不是阴德是什么呢?以后的福德还大得很呢。”

由此可见,德行才是一个人幸福的最终来源。命运的好坏,皆是自做自受。举头三尺有神明!心存善念,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凡顺乎天理合乎人心之事,就应去身体力行;凡逆乎天理违背人心之事,就应该警觉不做,在善与恶、正与邪这些原则性问题面前,做出正义的、明智的选择,才能得到源远流长的福报。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文史漫谈:修内而安外的明君 / 文/唐风整理

汉文帝为母亲薄太后亲尝汤药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13/文史漫谈-修内而安外的明君-249245.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儒家非常重视自身的修养,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子路曾经向老师孔子询问君子之道,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基础是修身,只有人心正,人的行为以及人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可能遵循正道,天下人也才能够乐于遵守。孔子还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政令和刑罚都是外在的约束,人们可能会因为畏惧而表面服从,但却永远不能使人发自内心的要求自己做好人。只有真正从内心明白了道德的重要,善恶的因果,人才会乐于积德行善,耻于违法作恶。所以自古以来,圣贤修德于天下,既严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又注重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认为这是为政的根本。

中国历史上的治世和盛世有西周的文武之治和成康之治,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东汉的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南朝元嘉之治;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这些治盛之世的出现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当时的君王对为政之道的身体力行,他们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克抑私欲私情,纳谏任贤,大力弘扬以儒家为正统、佛道为辅助的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最后达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盛世。

一、清静无为的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是汉朝的第3个皇帝,汉高祖刘邦第4子。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谥号孝文皇帝。也是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中为母亲薄太后亲尝汤药的主角。

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令人赞美的地步。一方面文帝受老子的思想影响,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劳民伤财,与百姓同休息;另一方面文帝为人十分仁德宽厚,百姓受益,也使西汉王朝逐渐走向了强盛。

文帝仁民爱物的德行,体现在为政的方方面面。其一,他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文帝认为,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准绳,是用来制止暴行,引导人们向善的工具。既然犯罪的人已经治罪,就不应该株连他们无罪的父母、妻子、儿女和兄弟。而且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厚,判罪得当百姓就心服。后来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应该受刑。太仓令的小女儿缇萦向朝廷上书说愿意入官府为奴婢,以免除父亲的刑罚。文帝怜悯缇萦的孝心,同时认为是自己的道德不厚,教化不明,就下诏废除了黥、劓、刖等肉刑,改用笞刑代替。因为取消了严苛的刑罚,文帝时许多官吏能够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

其二,文帝能够推己及人,与民同乐。主管大臣请求皇帝封立皇后。文帝立太子的母亲为皇后。皇后姓窦。文帝因为立了皇后的缘故,赐给天下无妻、无夫、无父、无子的穷困人,以及年过八十的老人,不满九岁的孤儿每人若干布、帛、米、肉,希望天下这些贫苦之人可以享有一些快乐。此外,文帝还对普天下施以德惠,安抚诸侯和四方边远的部族,加封有功大臣,因此各方面上上下下都融洽欢乐。

其三,为了不劳苦百姓和节省财力,文帝二年(前178)十月,下令居住在长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一方面可以省却百姓供应运输给养的劳苦,节约人力和财力;一方面列侯也可以教导和管理封地的百姓。次年,还把授兵权或调军队的铜虎符和使臣出使所持的竹使符发给各封国丞相和各郡郡守。

对于自己,文帝则十分节俭。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于是文帝便放弃了。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文帝还下令撤销卫将军统辖的保卫自己的军队。现有马匹,只留下日常所需要的,其余的都交给驿站使用。

其四,废除法令中的“诽谤朝廷妖言惑众”以及“百姓批评朝政有罪”的罪状。文帝认为,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设置进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可以打通治国的途径,招来进谏的人。而这条罪状就使大臣们不敢完全说真话,做皇帝的也无从了解自己的过失。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

其五,文帝十分重视农业,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即位后多次下诏重视农桑。他还降低田租和赋税,减轻徭役。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六,在对待同姓王反叛的问题上,文帝则是以德报怨。在平定济北王刘兴反叛后,文帝下诏宣布赦免随济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公元前174年,主管大臣报告淮南王刘长废弃先帝的法律,不听从皇帝的诏令,宫室居所超过规定的限度,出入车马仪仗比拟天子,擅自制定法令,与棘蒲侯的太子陈奇图谋造反,还派人出使闽越和匈奴,调用它们的军队,企图危害宗庙社稷。群臣议论此事,都说“刘长应当在街市上斩首示众。”文帝不忍心法办淮南王,免了他的死罪,废了他的王位,不准再做诸侯王。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使他们显贵,报之以德。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

在对待臣子上,文帝也十分宽容,认为百官的过错,应当由自己一人承担责任。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

在位23年的文帝,常常自省。有一年几次发生了日食,文帝自责说:“我听说天生万民,为他们设置君主,来抚育治理他们。如果君主不贤德,施政不公平,那么上天就显示出灾异现象,告诫他治理得不好。十一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上天的谴责在天象上表现出了灾异现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呢!我能够事奉宗庙,以这微小之躯依托于万民和诸侯之上,天下的治与乱,责任在我一个人,你们众位执掌国政的大臣好比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对下不能很好的治理抚育众生,对上又牵累了日、月、星辰的光辉,以致发生日蚀,我的无德实在太严重了。接到诏令后,你们都要认真想想我的过失,以及你们知道的、见到的、想到的我做得不够的地方,恳请你们告诉我。还要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进谏的人,来补正我的疏漏。”

文帝一心致力于用仁德感化臣民,无为而治,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班固在《汉书•文帝纪》中给予文帝很高的评价:“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二、盛世明君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造诣很深的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以弓箭得天下,戎马倥偬,武功赫赫,即位为帝后,又虚心纳谏,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为最著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被世人千古称颂,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唐太宗即位后,常常对隋亡于暴政引为鉴戒,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太宗认为,为君王者,应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这是君王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标准,他善于学习,博览百家,精研六艺,以史为鉴知兴替,虚怀纳谏,以人为镜知得失。

此外,唐太宗深知人为国之先,国为君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广施仁德之政,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简而言之,唐太宗的德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为君之道,要先存百姓;2.实行宽简法律,强调修德;3.去奢省费,割情屈己;4.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恢复经济;5.容人纳谏,时刻自省;6、选用廉吏。7、重视文化、道德教化

为君先存百姓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他认为皇帝的忧患不是来自于外面,而在于自身。皇帝欲望多花费就高,开支多人民的赋税就重,民众因此就会十分愁苦,国家就危险,皇帝也就当不成了。

贞观二年,关内地区发生旱灾与饥荒,有很多百姓卖掉子女来换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不仅下令开仓济民,而且将皇家仓库中的金银丝绸拿出来,替灾民赎回小孩,还给他们的父母。他在诏书中说:“如果能让年成丰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灾祸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愿。”不久天降大雨,缓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兴。

去奢省费

唐太宗初登帝位,就清楚的意识到官僚队伍过于庞大,人浮于事,深感“民少吏多”,弊处很多,主要表现是:耗费资源;职位重叠,互相推御责任;谋士过多,事情往往得不到解决。为此,太宗推行裁撤机构的改革。结果全国县市减少了一半,州府减少了三分之一。宰相房玄龄遵从太宗旨意,把朝廷文武官员裁减了四分之三,只剩下六百四十三人。令史家称奇的是,如此大动作的改革竟然没有惹起任何社会动荡和不安,可见太宗行事极为审慎,确保不出偏差。

发展生产 恢复经济

唐太宗深知,经过隋朝末年的战乱,百姓渴望安定和休养生息。同时太宗也清醒的意识到,人民为盗乃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因此提倡崇俭薄赋。他即位后,遣散宫女三千余人以节省国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贡,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太宗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因此他十分注意发展生产,不夺农时以利生产。贞观五年二月,官吏拟调府兵作太子冠礼之仪仗队,当时正值春耕,太宗于是下令改在十月举行。此外,他又招抚流亡回乡生产。百姓自此安心生产,唐朝的经济也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容人纳谏 时刻自省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以纳谏而闻名。太宗认为:“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鼓励臣下进谏,扩大谏官职权,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比如喜欢直谏的魏征,虽然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但唐太宗却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而且爱护备至。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后来魏征死了,他伤心的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次在选拨官员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假冒的人,太宗打算按照已经发布的命令处死他们。兵部郎中戴胄劝阻说,“按照法律应该处以流放。”太宗生气的说,“你想遵守法律从而使我失去信誉吗?”戴胄说,“皇帝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下达的,而法律是国家公布的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对欺诈之事很愤恨,因此要杀掉他们,当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这么做。如果用法律来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取得整个天下的信任。”太宗说,“你能这样执法,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后来戴胄几次直言进谏,滔滔不绝,太宗都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没有任何冤狱发生。

太宗对群臣说,“人家说皇帝地位尊贵,什么都不怕。我不是这样,我上畏惧苍天的审视,下害怕群臣仰望,兢兢业业,还怕不符合天意和民众的愿望。”

采用完善宽简的法律

唐太宗即位后,采纳了魏征的建议,确立了宽仁、慎刑的宗旨,太宗认为重视德行比制定严苛的法律更为重要。一次他问大臣王圭,“近代治国者不如古代,为什么呢?”王圭说,“汉代崇尚儒家学说,民风纯厚;近代轻视儒学、重视法律,所以国家就越来越衰败。”太宗表示同意这种说法。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了人家贿赂的绢,太宗知道后说:“顺德这样的人才如果对国家有用,我可以和他共同分享国家的财富,他何必这样贪恋财物呢!”太宗爱惜他有功于国家,没有治罪,并且赏赐他数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反法律接受财物,本来不应该免罪,为什么又赏赐他呢?”太宗说,“如果他有人性的话,接受赏赐比遭受刑罚还感到屈辱;如果他不知道羞愧,与禽兽无异,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呢!”

选用廉吏

在选用人才方面,唐太宗平抑门第,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即注意按照“才行兼备”的标准选用官员,不问出身、不计恩怨。著名的文武大臣中,魏征当过道士,尉迟恭做过铁匠,张亮出身农民。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太宗,李靖、尉迟恭是降将,但均被予以重用。他还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选拔官员的制度,用科举代门第,破门阀之见,使出身寒微之士有仕进之机。

太宗还对有“品位”的官员提出了四个要求,称为“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着;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为贞观之初立制,每个人按照太宗的要求去做,尽心尽责。太宗更以“居官谄诈,贪混有状”八个字来判定德行为“下下等”的官僚。

对于官僚的贪污问题,唐太宗除了用刑罚之外,主要是要令众臣从心底里明白“贪”其实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太宗还提醒群臣说:“鸟栖于树,犹恐树不高,故结巢在树之巅。鱼藏于水,犹恐水不深,故穴居在水之床。但两者皆被人捕捉到,原因只在贪食诱饵而已。汝等切勿以身试法!”

有一次,民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佞臣。太宗问道,“谁是佞臣呢?”上书人说,“皇帝可以假装愤怒来试探,据理力争的是直臣,害怕皇帝威严顺从的就是佞臣。”太宗说,“皇帝是河水的源头,群臣是大河的水流。源头污浊了却要求河水清澈,不太可能。我使用了诈术,怎么能够要求群臣耿直呢?我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常常对过去的皇帝喜欢用权谋对待群臣感到耻辱。你的计策虽然好,我也不想采用。”

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政治十分清明。

重视文化、道德教化

唐太宗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在他的重视下,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善。全国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下设六种学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作为必读书目,学习优异者,送往吏部参加科举考试。

唐太宗还十分注重编修书籍和历史。他命令搜求民间死去学者的遗书。隋末,在洛阳的隋代藏书剩余的只有一万四千部,约九万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馆后,藏书达到二十多万卷。太宗还下令成立了国史馆,编选南北朝及隋朝历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此外,他还募集名儒出任学官。因此,京师一时儒者云集,人才辈出,为大唐培养出无数国家栋梁。

唐太宗十分重视佛法的宏扬,他大力支持唐僧玄奘的取经、译经活动,并在洛阳亲自与其会面倾谈。这使佛教在唐中期达到了其鼎盛时期。由于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同秉一心,并且笃信佛法,使得初唐国势强大得惊人。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风调雨顺,农业上每年都是大丰收。每逢节日,皆有君、臣、民同乐的庆典,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复盗贼,囹圄常空,天下大治活现眼前。

当此之时,各国臣服,大唐边境一派安定,天下人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是当时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各地民商来往不断,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唐朝政府还设立了流所,开放边境和关口。极尽吸收外来文化和物质文明。这种盛世气象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公元649年,唐太宗崩于含风殿,终年五十二岁,尊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其勤奋亲民,文韬武略,英勇过人,既有创业之能又有守业之才,确为“千古一帝”,后有明代史学家朱翌赞太宗曰:“自三代以下,创业守文之君,兼之者为唐太宗,汉之文、景、武、宣,皆不及也。”

三、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他身上有满洲、蒙古和汉人的三种血缘。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的、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之一,还是多才多艺的学者。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着,他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他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玄烨两三岁时就到宫外避痘,四五岁时出天花,九死一生,躲过一劫。玄烨童年一直受到皇父忽视,皇父无心、也无暇顾及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教育。八岁时玄烨痛失皇父,十岁时丧母。佟氏去世后,玄烨昼夜守灵,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皇室近亲,耳闻目睹,无不感动。但是,玄烨在不幸面前,没有怯馁、退缩,而是以此励志修身,勤奋学习,磨炼意志,为亲政后的治国理政打下坚实基础。

康熙亲政后,清朝内部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十分险恶。南方的三藩割据,西北噶尔丹的反叛,台湾郑氏的割据等等,都摆在康熙的面前。深谋远虑的康熙凭着自己超凡的胆略,在良臣的辅佐下,开创了盛世王朝。

在治国之本上,康熙选择了儒家思想。康熙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但信奉儒家思想的康熙因受祖母的影响,对佛家思想亦有所研究。每当天下发生灾祸,康熙常常视为对当政者的警示。比如康熙十八年发生地震,康熙下诏说:“朕躬不德,政治未协,致兹地震示警”。因此要求臣下自省,廉洁。康熙二十六年,天下大旱。康熙下诏说,这都是由于自己缺少凉德“不能上格天心”而造成的。

在用人方面,康熙任人唯贤,任用了一大批敢于直言的清官。康熙在用人方面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比如康熙二十六年,康熙说:“尧舜之世,府修事和,然且兢兢业业,不敢谓己治已安。汉文帝亦古之贤王,贾谊犹指陈得失,直言切谏。今但云主圣臣贤,政治无阙,岂国家果无一事可言耶?”他要求大臣们尽心职业,视国事如家事。

在经济上,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满清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其四,改革赋役制度,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的私征滥派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在催征办法上也不断改变。此外,康熙还重视兴修水利,大力修治黄河,终将“淮黄故道,次第修复”,暂时缓和了黄河中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水患的威胁,保证了百姓的耕种。

在军事上,初步形成了剿抚并用、以德服人的统一方针,即“乱则声讨,治则抚绥”“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康熙认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在文化上,康熙强调兴礼教,以孝道治国化民。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诏说:“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

在康熙倡导之下,编成了收字四万九千多的《康熙字典》以及一百八十卷的《大清会典》,一百零六卷的《佩文韵府》,一百二十卷的《历代题画诗类》,九百卷的《全唐诗》,还策划了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运用“以孝道治天下”的政策,要求每个满族的王公大臣,必须熟读《孝经》,极力揭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古训。并规定在乡的秀才或族长们,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必须讲解诵读《孝经》及他的“圣谕广训”以规训子弟,为宏扬敬老古风,还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办“千叟宴”,赴宴人数多达万众。

康熙皇帝博闻好学,不仅谙熟儒家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和艺术等颇有研究,而且对算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正是在康熙时期的开明宽松政策下,一批传教士得以在中国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基督教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医学(比如推广种牛痘以防天花)、解剖学等被介绍到了中国。康熙皇帝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着来自西方的文化,同时关注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方面和他并列的只有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

康熙在位六十年,其文治武功都无与伦比,并开启了康乾盛世,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经过其治理,到康熙中叶以后,清朝社会就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富足。时人称,“士敦诗礼,民安耕凿,萑苻夜息,桁杨昼静,行旅歌于途,商贾嬉于市。即梯山航海,沐日浴月之乡,欣欣蒸蒸,无远弗及”。

1722年,康熙大帝病逝,终年六十八岁。终其一生,可以说康熙是一位圣德之君。其为君之道主要在于:勤慎理政,仁爱宽刑。《清史稿》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是: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

历史的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已然跨越五千年。在这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岁月中,在华夏大地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走过了秦皇汉武,走过了唐宗宋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朝代。虽然幕启幕谢的时间不尽相同,但每一朝每一代都为后人留下了绚丽的文化。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厦,五千年的鸿篇巨制其实就像一部在教给华夏子孙如何做人做事的大戏。《礼记•礼运》开篇即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克己奉公,仁、信、礼、义,归根结底是道德境界的体现。大道原本就永恒的存在那里,不变不动。变化的是人心与道德,偏移了他,大道废弃,动乱与衰亡就开始。回归他,大道就行于世间,则兴盛与富强就出现。所以孔子“述而不作”,他只是将神所传于人的道理重新叙述出来,让人们通过内省和自修去达到他。千古一帝的丰功伟绩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企及,但是他们修内而安外的做人之道,每个人都可以终身奉行,到时如果人人都能够明是非,辨善恶,晓因果,政民自束其心,则党文化必然解体,道德回归,文化复兴,人间正道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