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

天文医学的启示 / 文/周正

《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中提到,“细胞组织样品与宇宙结构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图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遥远星云照片,这张照片被称为“天体之眼”。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3/18/天文医学的启示-237764.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八日】大家都熟知坐井观天的故事,当一个生命习惯于周围的环境之后,就容易固守自己的观念。这时就需要我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开阔思路后才能对大千世界有一个真正的认识。本文所提到的天文医学就是这样的情况。

美国《科学》杂志2011年2月11日刊登了一篇不同寻常的文章,题为“天文学离我们有多远”(Is There an Astronomer in the House?)。文章中说,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遇到了一个难题,因为他们收集的天文数据(其中包括很多新星生成的过程)太多,在电脑的二维(即平面)图像系统上没法分析,所以想找办法构造三维(即立体)模型,但天文学中还没有这样的工具。

问题的解决有些出乎意料,麻省的一个医疗工作者建议尝试一下他所在部门研制的分析磁共振成像等数据的医学电脑软件。结果很令人满意。目前,他们之间的合作还在继续,被称为天文医学。

无独有偶,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的专家发现,他们的软件可以应用于病理学上的细胞组织切片的染色分析。为了研究癌症等难题,医学人员准备了成千上万的细胞组织切片染色,但是它们明暗不一、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再加上各种背景染色的干扰,这么多数据分析起来很令人发愁。幸运的是,剑桥大学天文学家用于研究星系与星云的软件在分析各式各样天体结构、去除背景干扰方面已经很成熟。所以,这些软件在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的染色分析时得心应手,几乎不用做任何变动。

《科学》杂志的文章中提到,这些“合作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细胞组织样品与宇宙结构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意味着什么呢?

中医讲,人体是个小宇宙;道家也有这样的说法。然而,过去这只是一种概念性的理解,很少人具体去探讨。佛家讲,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就比较形象,许多人则变得不容易接受。其实,如果人体真是一个小宇宙的话,一粒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也就不足为奇。试想,如果就象这篇《科学》杂志文章中讲的那样,人体内各种细胞、组织的结构与星云、星际的分布不谋而合时,这一切理解都是顺理成章的。

大自然的造化奥妙无穷,人类现有的很多认识还是很肤浅的。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不让自己旧有的观念阻挡着,就能突破先前的认识。过去人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在围绕着地球转。如果人体真是个小宇宙的话,那意味着什么呢?《转法轮》的开篇说:“‘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如果开辟这一领域,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常人的观念,否则,宇宙的真相永远是人类的神话,常人永远在自己愚见所划的框框里爬行。”翻开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许多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疑惑迎刃而解。

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慈悲正直 后福无穷 / 作者:玉博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11/3/17/72724.html【正见网2011年03月17日】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时还没有儿子。有一天,遇到一位看相的人说他十月份会有大难。

  王志仁一向觉得该相士的话很准,于是急忙去苏州清理帐务,收回资金,然后准备回家。傍晚在河边散步时,偶然看到一位妇女投河自杀,王志仁立即拿出十金,呼叫渔船将人救起。之后,问她为什么投河。妇人说:“丈夫替人做佣工维持生计,还在家中养猪,用来偿还租金。昨天卖猪,不料收到的都是假银子,因为怕丈夫回家责备,以后没有办法维持生活,所以想到自杀。”王志仁听后,也感到心中伤痛,就赠送比卖猪应有价格还多一倍的钱财来周济她。妇人回家后告诉丈夫。丈夫不信,就和妇人一起到王志仁的住所问明实情。他们到达时,王志仁已经入睡。妇人敲门说:“投河的妇人前来道谢。”王志仁听后,马上严厉地说:“你是少妇,我又孤身一人,在这昏昏黑夜之时,怎么可以相见呢?”妇人的丈夫听后心生敬畏,说:“是我们夫妇二人一同在此。”王志仁这才披上衣服出门相见。刚刚打开房门,墙壁忽然倒塌,床被压碎了。几人不禁感叹。

  王志仁回家后,相士见到他极为惊奇:“你的面部全都是阴骘纹,一定是曾经救过他人性命,将来的福报也是不可限量。”后来,王志仁连生了十一个儿子,活到九十六岁时,身体依然康健。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浅谈德的价值 / 作者:王昊天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11/3/16/72761.html【正见网2011年03月16日】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一些圣贤明君心恤百姓,倡行仁政,所以出现了周文王以仁德为奠基,创下了周朝八百年的国运;唐太宗李世民以君德仁风开创了万国来朝拜东土,朝拜盛世天朝的宏伟局面;清朝康熙帝以勤政为民,凡社稷诸事,关系百姓民生,势必亲身力行,康熙帝以仁贤君心缔下华夏历史上又一太平盛世。

在当代人被无神论思想蛊惑理性,随口而出“德多少钱一斤”时,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帝王的贤明道德因素,所缔下的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便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这也正是德的价值在世间真实体现的一面。看似一个简单的“德”字,却紧密联系着朝代的兴衰。明君有德而国兴,昏君无德而亡国。历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见证德的价值何其威严。

德,表面看来比较抽象,又带着神秘,却能在我们的日常中点点滴滴的体现出来。所以中国的古人常说:要行善积德,不要做缺德的事,又讲:“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一个抽象的字眼,却能在人类历史上演绎出一场一场朝代更迭交替的风云大戏,朝代的兴衰,家族的荣辱,君臣的功过是非,恩怨果报,岂不都是源于这个德吗?这一切一切的人事代谢变化,不正是德在其中的造化和演变吗?这不也正是德的价值,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吗?

广义的推下去,德的价值是无限的。因为历史上耶稣的博爱,释迦牟尼佛的慈悲,以及众多修道人、修炼人教化世人时,一再提倡行善重德,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众多毁灭性的灾难中,瘟疫中,绵延不断的走了过来,延续至今。华夏的祖先真的很有洞彻的能力,很有远见,能提出有德便能荫福后世子孙的思想价值观念。简单的“荫福”二字,却很能形象的传达着德的价值,不仅对当世人的归宿有了非常好的着落,而且对后世子孙都有了很好的着想。这便是德的伟大胸襟,总是为别人的存在着想。这样的一个以“德”为中心的思想价值观念,不仅利己,也利于他人。按照无神论的说法,如果修炼界倡导的行善重德都是迷信的话,那谁还能提出更好的能够超越于这一思想价值观念的理念呢?

越是思索中国文化,越是惊讶和感叹。多少精华,历代先辈的呕心沥血留下的重德思想,原来并非单纯的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几千年后的我们能够获的永恒的荫福。一个德字,能在人类几千年的岁月中,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并确保着这一循环的正常运作。原来,德的价值以这样神奇的方式无限的延续下去,以其特别神秘的力量,穿越人类历史上的灾难,使人们不断的记忆起。

越写越让我的内心对华夏的文化充满敬意,越是探索越让我感受到神州大地几千年来倡导的德,带给我内心深处的震动。这是生命的启示,面对灾难,人类的未来只有遵循重德的思想,才会避免更大的伤害。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神传文化】行善改命 因果不虚 / 文/智真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3/14/【神传文化】行善改命-因果不虚-237567.html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四日】善者获福,恶者遭殃,古今无数事实就是验证,令人阅之凛然。顺应天理而向善就会给自己塑造好的命运;改过迁善,也会使命运转好。如唐代的裴度早年在看相时,说他会因饥饿而死,只因善行,后来出将入相;宋代的窦禹钧命中本无后嗣,就为还了遗金,后来却五子登科;明代袁了凡因修身、行善而延寿、多福。以下再举几个史料中记载的清代年间发生的故事。

(一)

阳羡(江苏宜兴)有一位书生,和同学结伴去参加选拔贡生的科试。因头一年岁考中,该生在经、古等科目连得第一,心想这次拔贡稳操胜券,每天在客栈里与同学们愉快地赋诗谈论,客栈里住着一位善于看相的相士,大家相处很好。

一天,书生问相士自己是否能选拔上,相士犹豫了一会儿,说:“早就想直言相告,但是又不敢说!”书生说:“没关系,说吧!”他才说:“你根本没有希望选上。你脸上已现晦暗之色,三日后三更有性命之忧。你最好赶快回家吧。”书生问:“能不能避免呢?”他说:“时间太紧了,不好说!”书生顿觉沮丧,马上想收拾行李回家,周围同学都指责相士胡说八道,劝阻书生,他虽然留了下来,但心里总感到不安。

考期快到了,这天晚上,同考的人都已入睡,书生走出门去散步,听到远处传来哭声,循声来到一间破屋门前,见一妇人抱着两个孩子在痛哭,一问才知原来她丈夫欠了一权势人家五十两银子还不起,被抓走催逼甚紧,打算卖妻子来偿还,妇人因舍不下儿女,所以悲哭。书生听明情况,立即回客栈拿了七十两银子交给妇人,说:“我这里还有些银子,帮助你们去还帐。有余的话,可以做点生意糊口,免得以后再借人钱背债!”

妇人感激不尽,又详细问了书生姓名和住地。书生返回客栈后,想起了相士的话,睡不着,听到已打三更,心想时间到了。正在疑虑之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那位妇人及其丈夫,两人特地前来叩谢,书生起来劝慰他们一番,把他们送出门外。此时,却听到后面一声巨响,一看房屋塌了,一面墙正砸在书生的卧床上,床和席子等都压成碎片。

第二天面见相士,人们都说他没算准。相士当然不知前一晚上的事,把书生仔细审视一番,说:“昨夜你一定做了什么事,满面阴德之相,而且德相很大。现在不会死了,而且还得选拔,当连捷中进士。如果以为我的话是胡说,昨天你早已死在塌墙之下了!”书生大加叹服。果然得拔贡,后入了翰林。救人即救己,助人即助己,果报竟然是如此地迅速快捷!

(二)

有一位读书人王生,平日工于心计,为人奸诈,所做之事都违背天理。当他参加秋试时,因文章写得很有文采,房师想推荐他名列前茅。等到填榜时,试卷忽然找不到了,填榜完毕后,才从房师袖中掉出来。房师大悔,为王生惋惜,和王生见面说以后有机会一定举荐。

不久房师转调吏部,王生此时已进入大学。到了再度赴考,房师正好在考选司任职,看到王生非常高兴,想为他挑选一个合适的任职,但当选期到时,房师却因父丧而离职。过了三年,房师守孝完毕,仍回选司任职,王生也以资深学员身份应选。房师特别为他拣选一个官职,就职指日可待,可没过几天,王生却因母亲去世而回家守丧。房师很怜悯王生的命运坎坷,就推荐他到巡抚家当家教,但还未成行,巡抚又被免职了。

王生一生屡有奇遇,却都成了画饼,内心愤愤不平而生病,躺在床上三年。这一天,他反思自己往日所为,幡然悔悟说:“我所遇到的这些事,都不是偶然的。一生时运不济,这都是我做了太多恶业,积恶所造成的呀!今后要断恶向善,心术端正。”病情于是痊愈,后来终生行善,并常向人讲述因果报应的事理,劝勉人们向善才能心想事成,逆天理、拂人心的事是绝对不能干的。王生后来好几代的富贵显荣,人们都说是他行善的报应。

(三)

钱广生是一个开茶叶铺的商人,平日为人刻薄,积得现银五、六千两。他生得相貌魁梧,人们皆以大富翁称之。一天,有个相士来到此地,人称其决断如神,很多人前往观看,钱广生也来了。

钱广生看到一熟人赵某正在看相,相士皱眉说道:“尊相生得头皮宽厚,山根高直,原是福寿之相。但嫌黑气侵入天庭,不知做了何等坏事?只在一月内,寿数难逃。”其人大恼而去。钱广生倚仗自己相貌好也向前请教,相士细细观看,说:“尊相身体敦厚,一生积财富余。只是人中短缩,更加面皮虚薄。诀云:‘面皮虚薄,虽人中长而寿亦亏。’又云:‘面皮急如鼓,寿只三十五。’请问多大年纪?”钱广生答道:“今年正是三十五岁。”相士又道:“莫怪我直说,寿算只在百日内,身后之事,须要早为料理。”

钱广生送了相金,回家着实烦恼,想到:“先相的赵某,说他寿命只在一月内,我尚远有百日,先看赵某应与不应。”原来,这赵某系江都县书吏。其年旱荒,奉命发赈米赈济,他虚捏了多户,自己侵蚀了赈米五十余石,结果被本官察出处死,果在一月之内。钱广生见赵某已经应验,更加忧虑。一日,忽梦见已故某仆来说道:“我因生平忠直,在城隍处当差,专勾拘人犯赴冥。今见票上人犯四名,内有主人名字,特来报知。我先往丹阳等处拘人,待拘到一同前往,可速些料理家务。我三日后必到,一到刻不能缓。”钱广生醒来想到儿女幼小,世间许多未了事件,不知料理哪一件,于是痛哭,邻舍老翁来问明原因,说道:“生死大事,无法可作,痛哭苦恼,俱有何益?闻得巨渤禅师是个得道高僧,你急速去求他指点,或有可生之路,亦不可知。”

钱广生即来寻见巨渤禅师,说相士、故仆原委,痛哭跪求。禅师道:“人之死生定数,何能脱逃?然虔诚敬佛向善,福寿必然全备,须将平日刻毒尽改为仁慈,或可回天保护。”

钱广生回去后力行善事,每日念经诵佛,并对家人说:“我亲见赵某冒侵赈米五十余石,即促寿凶死。目今年岁大荒,我愿将此银买米赈饥,普救民命。”于是令人赍银三千两,买米赈饥。钱广生后来果然并无灾殃,其子体父之志,存心慈厚,皆敬佛向善,不仅贩茶贸易兴隆,又增开几家零售店,还增开一大布店。

钱广生寿至一百多岁,鹤发童颜,过百岁寿诞时,他虽一贸易之人,可是满城内外,人众几千,本城府县、大小各官绅衿,俱亲自到门恭贺,称其为全福之人。钱广生告诫子孙说:“我寿命只该三十五岁,遇禅师指教,今已百余岁,且又子孙满堂,财谷饶余,感念天地神明保佑,你们一定要奉循天理,常存天良,不可违悖啊!”

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人都希望有好的未来,王华年轻时,在一富翁家教书,由于他的人品佳、学问又好,颇获主人赏识。富翁无子,看见王华才学兼备,便心生一计,有天就派遣小妾到王华的房间,事先在一张纸上写着:「欲求人间种」。小妾年轻貌美,走到王华房中,拿出主人的纸条,巧笑倩兮地问:「意下如何?」王华不假思索,援笔立就,写下:「恐惊天上神」。王华后来官至吏部尚书,且获麟子。阳明先生在胎内十四个月才出生,祖母曾梦见神人自云送儿下,故而命名为云;五岁尚不能言,经高人指点,改名为「守仁」,方才开口。命好者必循天理而行,命歉者尤不可再伤天理也。春节旅游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招吉或招祸,全在人心如何运用了。行善向善,不仅使自己去祸远灾、遇难呈祥,而且也是为后人积福、造福。心存天理,前程光明而远大。

(资料来源《太上感应篇例证》、《坐花志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