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hengjian.org/2016/09/16/154664.酌古鉴今:汉和帝读史学除恶(二文).html
【正见网2016年09月16日】
窦宪是汉章帝的大舅子,窦皇后的兄长,他依恃外戚裙带,作威作福。王公贵族都惧他三分。沁水公主是汉章帝的妹妹,有一座漂亮的花园。窦宪看中了,只出一半价钱,硬要强买。公主害怕,不敢讨价还价,只得低价卖给他。
不久,章帝到花园来游玩,指着园子问窦宪:“这就是你压低价钱、买的园子吧?”窦宪不愿回答,眼睛瞄着身边的随从,怕他们说出来。
章帝看这些人神情不对,厉声质问:“想一想吧,你强占公主的园子,这行为像谁呢?我看像赵高!他指鹿为马,别人敢说个‘不’字?先帝在世,命令皇家 亲戚,互相监督,谁都不敢胡来。现在变了!我的妹妹尚且受欺,何况小老百姓?你有什么可神气的?朝廷若想抛弃你,就像摔个死老鼠!”
这顿痛斥,把大舅子(窦宪)吓慌了,皇后(窦宪的妹妹)也卸掉首饰,穿着便装,向皇帝赔罪,才逃脱处罚。窦宪赶紧把园子退给公主,威风也从此矮了一大截。
二、汉和帝读史学除恶
汉章帝死后,刚满十岁的太子刘肇,继承大统,就是汉和帝。养母窦太后临朝听政,大舅父窦宪主管机密,他的一帮兄弟,把持着各个重要部门。几年之内, 朝廷就像是窦家的私人门庭。后来窦宪出塞,打败北单于,在燕然山铭刻纪功,升为大将军,权势更加了不得!刺史以下的地方官,都由他任免。窦宪的心腹爪牙, 布满洛阳。著名文学家傅毅和《汉书》的作者班固,都是他的门客和部属。
有一次,和帝到长安视察,请窦宪来讨论政事。窦宪到达时,尚书以下的官员,互相商量,准备要向大将军(窦宪)跪拜,称他万岁。尚书韩棱,严肃地指 出:“作人臣的,既不可以谄媚逢迎职位高的,也不可以侮辱欺负地位低的。从古到今,哪有称大臣为万岁的?”一席话,讲得大家都很尴尬,只好作罢。
司徒(官职名)袁安,多次揭发窦家的罪恶,所有奏章,都交部属周荣起草。窦宪的掾吏徐齮,忌恨周荣,竟威胁他说:“你当袁安的心腹,打击窦家,没什么好处!他家的勇士、刺客,到处都是,你小心些吧!”
周荣严正地答道:“我是江淮的一个文弱书生,能帮司徒大人说直话,就是被窦家人杀了,也很值得!我怕什么呢?”又给妻儿写信讲明:“我如遭遇飞来横祸,你不要把我埋在土里,任凭尸体在大街上腐烂,让朝廷得到警悟吧。”可见大臣们,是多么地憎恨窦宪一家了。
汉和帝十四岁了,他年纪虽小,人却聪明,看到朝臣们都听大舅父的话,觉得汉室江山有危险!谁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呢?想去想来,中常侍郑众,不同一 般,他忠诚机智,吹牛拍马的事不干,最靠得住,想找他商量办法。和帝要他找到《汉书》的《外戚传》,仔细研究了汉文帝杀薄昭、汉武帝诛窦婴的历史,终于从 史书中受到启发,想到一些法子。
有一天,汉和帝下令,叫宫廷警卫部队的长官,马上发兵戒严,关锁城门,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把大将军手下的“四大金刚”郭璜等人,立即抓住,下狱处死。又派人收缴舅父的大将军印绶,降封冠军侯。勒令他和他的兄弟窦笃、窦景、窦瓌,即速离开京师,回到自己的领地去。
舅父毕竟是亲人,碍着皇太后的情面,少年皇帝很有心计,不愿承担诛杀亲戚的名声,于是任命了一批严肃公正的官员,到他们的侯国,去作监护人。窦宪冷不及防地遭到沉重打击,又急又气,因事变迅疾,却毫无反攻的机会。不久,被逼着和窦笃、窦景,一起自杀了。
窦家的败亡,牵涉到很多人,班固也是其中一个。班固是窦宪的部属。有一次,他家的奴仆喝醉了,当面骂洛阳县令种兢。现在,种兢抓住把柄,将班固关进监狱治死了。他所编写的《汉书》还没完工,汉和帝就鼓励班固的妹妹曹大家,继续编写。曹大家费尽心血,帮助兄长,完成了遗著。
班固被株连也不是偶然的。他在《汉书》里,对于一些杀身成仁的忠臣义士,不给予表彰,平时对大将军(窦宪)不作规劝,这些做法,总不免令人怀疑,究竟是不是窦家的忠实心腹呢?一代史学大家,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死了。
窦家兄弟中,也有正派君子。夏阳侯窦瓌,排行老四,比较忠厚善良,平时约束家人,从没犯法。他很想为国家作些好事,但力不从心。这会儿当然牵扯上了,被赶回领地。
河南郡太守张酺,正直廉明,窦家得势之时,他曾按法处置打伤官吏的窦景,毫不容情。现在,窦家败了,他又上书皇帝:“窦宪当权,满朝大臣阿谀奉承, 争先恐后地吹捧他是伊尹和周公;如今倒台了,翻脸无情,又骂窦家人个个该死。我跟窦瓌打过交道,他是一位忠直的君子,人品很好,也没犯法。听说朝廷要派人 去监护他,这不是逼他走上绝路吗?我看这种做法不妥当,还得有所区别,才是天子的恩泽呢。”
汉和帝看了奏章,很受感动,就把窦瓌放过了。
外戚窦家败灭之后,年少的汉和帝,需要人帮助处理政事。他在论功授赏时,看到郑众总是推辞厚赏,拣少的领,对他的印象极好。后来每有大事,就找他商量。
(《资治通鉴》及《通鉴记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