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

从历史的教训看中共必然灭亡 / 文/子华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3/15/从历史的教训看中共必然灭亡-288754.html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五日】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浩瀚奥妙,灿若星汉,其中的一部份被现代人称作神话。有些神话著作往往能让人解读世道兴衰、朝代更换的真实原因,它们不是局限在世间人或事物的本身的变化,而是超越人的狭隘认识,告诉人们世上的一切均是上天的安排,亦为天意。人之祸福,朝代兴亡,都是神佛根据人的所作所为,兑现善恶必报的天理。

  《封神演义》中,描述了殷纣当朝期间,灭亡的起因和整个过程,警告世人天意不可违背,神灵不可辱没。纣王去女娲庙降香,对女娲神起了邪淫之心,题猥亵之诗侮辱女娲神,触犯了神灵,招来灭顶之灾。女娲神见商朝气数已尽,派遣九尾狐狸精祸乱商纣朝纲,拉开了商朝灭亡的序幕。因纣王的好色荒淫,昏庸残暴,才被狐狸精妲己操控起来得心应手,备酒池、肉林让其穷奢极侈,建鹿台供其狂欢作乐。纣王沉溺于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懒得再理朝事,一味听信妲己妖言和奸邪小人的谗言,草菅人命,残害忠良,干出一系列残暴昏庸之事,使朝纲大乱。

纣王无道,失去民心,终被周武王姬发和姜子牙率大军讨罚灭掉。当纣王眼见众叛亲离,江山尽失的悲惨结局,面对天翻地覆、朝易新主,后悔晚矣。

无独有偶,当历史走到了今天,在中华大地上却又出现了祸国殃民的妖怪。而且这妖精比妲己更凶残,危险性更大。一九八九年,汉奸出身的江泽民踏着“六四”学生的鲜血爬上政府最高位置时,民间就盛传他是个“蛤蟆精”。当时世上的很多高人都预知,这个蛤蟆精就是专门祸乱中华民族的。江氏一上台,就助长贪腐,扩大黑暗面,对全国百姓狂征暴敛,任意宰割,大肆搜刮民财,榨取民脂民膏,工人失业,农民失地,搞得整个社会鸡犬不宁,民不聊生,人人痛骂。特别是一九九九年七月,江氏不顾各界人士的反对,勾结中共,发起了对一亿信仰“真善忍”民众的迫害,彻底暴露了这个妖怪祸国殃民的本性。

共产党其实也是个邪恶的东西。马克思在他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中共散布“无神论”,可它从来不敢解释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是什么。幽灵通常是人们所说的隐藏在阴暗处的害人作祟的邪灵,它今天在世上的表现就是中共邪党。可想而知,邪灵、妖怪勾结搭配,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何等深重。它们穷凶极恶地打压“真善忍”,不择手段地迫害一心向善的法轮功学员,对这群好人非法劳教、判刑,动用各种酷刑进行非人的折磨,把众多人致残、致死,甚至活摘他们的器官贩卖以牟取暴利(被称为这个星球上从未有过的邪恶),造成千千万万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法轮大法是佛法,他的传出是教导人们按照“真善忍”去做好人,提升道德,旨在挽救道德日益下滑的人类脱离危险,对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短短几年仅中国大陆就迅速发展到一亿人学炼,展现出大法的美好和神奇。

邪和正永远都是对立的。邪恶只要存在,就会抵触和破坏正义,打击善良,危害社会,祸乱国家,扰乱人心。如果整个社会道德回升了,成为一块净土,那么也就没有坏人生存的土壤了,中共和江氏集团还怎能无度地贪腐荒淫、为所欲为?由于它们邪恶本性中的妒忌、仇恨、凶残,促使它们贼胆包天,谤佛谤法,制造出一个个谎言,自编自导“天安门自焚”伪案栽赃法轮功,煽动民众仇恨,以此对佛法疯狂攻击。中共和江氏宣扬“假、恶、暴、色情”来对抗“真、善、忍”,导致人性的魔变,放纵人的私欲,无恶不作。它们不择手段地摧毁人们的道德底线,让人们正邪不分,在利益的诱惑下站在邪恶一边迫害佛法和善良的修炼者,无知地对神佛犯罪;同时也导致整个社会道德崩溃,灾难重重,人人自危。

中共和江氏集团对神佛和中华民族犯下的罪恶,不知要超过殷纣多少倍。天灭了殷纣,严惩了其恶行,难道能饶过中共流氓集团吗?尽管中共百般掩盖自己的罪恶,使尽招数欺骗民众,极力骗取人们对它寄希望和幻想,充其量也只是垂死挣扎的表现。天灭中共,这是神佛的旨意,任何力量休想阻挡。

自古以来,邪不胜正。如今法轮功已弘传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被人们誉为“高德大法”。中共江氏集团从开始迫害法轮功那天起,就为它自己敲响了丧钟,拉开了它灭亡的序幕。中共现在气数已尽,亡在旦夕。只有退出中共的党团队组织,站在善良、正义的一边,才能走向未来。这是上天在中共灭亡前给人留下的得救机会。

当历史的审判到来时,当中共和江氏露出原形时,恐怕那些维护它们的人,只有替他们陪葬,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2014年3月13日星期四

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4) / 文/静远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3/12/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4)-288550.html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二日】(接上文

(七)“变(變)”

变:从攴•声,本义作“更”解(《说文》),乃改易之意,攴乃施力使有所为以更之,故以攴。又以•音鸾,本作“治”解,亦作“不绝”解,变在治旧为新,亦有前后相续不绝意,故从•声。其义为:变化曰变,如《易书》“化而裁之存乎通,推而行之存乎变”、“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改变曰变,如《后汉书》“指擿变象,以求天意”;变动的曰变,如《史记》“观万物之变态”。

《说苑》云:“天地动而万物变化”,所以动与变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动则变。其于时空经纬之间有着广阔而深邃的内涵,正因为宇宙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变化,天地万物方得以呈现。日月运行,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暝的变化,在地成就山川河域动植高下的气象。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夜尽昼来,寒尽则暖,物转星移,春夏秋冬,四时景象,花开花落,落叶缤纷,晴空万里,风起云涌,飞沙走石……令人不得不感叹,天道自然的变化,何其磅礡雄伟,从而产生了宇宙万有的森罗万象。

而作为人本身,亦如同一个小宇宙般,虽然于茫茫寰宇中,人生细若微尘,但细观人从内在的起心动念,以至于言行举止,其实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变的范围内。那么应如何安身立命让自身的小宇宙能安于大宇宙之中呢?首先应知,小从待人接物,大到人事变异,旦夕祸福,山崩地裂,无不是在变的因果间,无不是在宇宙规律中。因为有了起因,则必有变化的结果。起因,又有善恶之别,故变化当有美恶之分。总之,变的道理,至宏至微,所蕴含的道理深远广大,令人探索深思。

所以,以不变应万变是深刻的大智慧。人们观察到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则为人当遵从天理,乐行天地之道,乐知天命之造化,与天地相应,才能知变,应变,无忧无虑地安于所处之境。历史上的古圣先贤们,数千年来引导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谨守一颗仁德的道心,是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根本。如《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此乃天地法则。仁德之士见此道,即认之为仁,聪明之士察此性,则认之为智。皆遵循此道此性,则能生生不息。这个道,就是不能片刻离开人的身心。所以君子之道能涵盖万有,为万物之根。虽世事变化无穷,然则人道心不可变,志向不可变,气节不可变,善念不可变,方是应乎万变的大智慧。

人只有遵循天道,才能和天地同为一体,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才能够持久和永恒。正确分析和把握时局、天下大势,谨守这万变之宗方可在变幻纷纭的世间深谙时变、事变之理,通达变化之道。

(八)“时(時)”

时(時),左为日,右上为土,表大地;下为寸,表刻度,形象地展现了时的含义。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就是利用太阳的影子,投射在有刻度的盘上,以不同的刻度表示不同的时间。其义有:包括时间,时辰,时期,时候,时代,时机,如《论衡》“累日为月,连月为时,纪时为岁”;适合时宜曰时,如《汉书》“阴阳调而风雨时”;适时曰时,如《孟子》“有如时雨化之者”。

时间是宝贵的,又是神奇的,也是最公平的,它既有限又无限,既抽象而又具体,其内涵极为丰富,它是扭转乾坤的力量,它是稍纵即逝的速度,因此,惜时成为亘古不变的话题。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惜时如金,古语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是说象大禹那样的圣人都珍惜每一寸光阴,一般人更应当珍惜每一分光阴。

古人惜时是为了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道理,求真求道、修身立德。《诗经》云“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是说:“君子啊,勤勉不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如果一生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与真理无缘,那就等于白活了;如果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一朝得道,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无憾,这里形容对真理的信仰和追求的重要和迫切。古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闻道求真,学以致道。仁人君子要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要懂得天道、人道、世道,要知安身立命,知礼明法,知人论世,兼济天下。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述出消逝的时光就象这东流的河水一样,日夜不停流去。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弘道自强不息,他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说有些人浪费光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如果一群人整天相处在一起,说的都是无关道义的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这样的人实在很难走上人生正途啊。

古语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韶光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及早努力,有所作为,勿虚度年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代岳飞一曲浩然的《满江红》,道尽了满腔爱国的壮志,惜时的可贵。

宋代陆游一生惜时,勤学并勤写作,在诗词、散文、历史训诂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留下九千多首诗词。他写道“少小喜读书,经夜守短檠”,他84岁时还自谦是学问不足的“驽马”,读书依旧刻苦,并说“青灯有味似儿时”。秋夜读书时:“挑灯夜读书,油涸意味已,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冬夜读书时:“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他还谈到读书尤其重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勤学,持之以恒:“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另一方面在于躬行,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善言铭作要躬行,字字微言要力行”,“读书历见古人面,好义常先天下忧”。

确实,时间稍纵即逝,然而,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却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莫向光阴惰寸功”,意在劝勉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善用眼前的每一秒。把握好瞬间,也就是把握了未来。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事物从人们的心目中抹去,也能让一切伟大的人和事永远名垂青史。如何珍惜时光,在每一个宝贵的瞬间了悟人生存在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关键的。要抓住有限的时间追寻真理大道,在有限的时间做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让那些稍纵即逝的宝贵瞬间变成真正美好的永恒吧。

汉字的智慧,使人从字的意境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传统汉字文化演绎着历代人们敬天信神,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遵守,其历史使命和伟大意义在于引导人们追求宇宙真理,使生命获得升华,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以达天人合一。在当今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法轮大法洪传于世,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希望,指导人们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的理念去做,使人获得身心安康和道德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修炼大法,实践真理,并向人们证实法、讲清真相,告诉人们永远记住“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人们一定要珍惜这善缘和福音啊!

(完)

2014年3月11日星期二

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3) / 文/静远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3/11/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3)-288524.html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一日】(接上文

(五)“智”

智,从日从知。知谓通晓事理,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为智,也就是知。其本义作“智知也,无所不知也”,即智慧之称。其义有:智慧,聪明曰智,愚之对,如《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谋,巧思曰智,如《晋书·贾模传》“深沉有智算”;有才气者曰智,如《孔丛子》“师贤友智”;知识曰智,如《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行事需智慧,识人需智慧……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拥有智慧,做个有智之士。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呢?古人云:“逢昏不昧,智也。”遇事不昏昧,是智慧。若坚固执着,心量狭隘,就易遇人不识,遇事不辨。心中有了智慧,自有明亮的慧眼,明辨是非,辨识善恶,趋吉而远祸。智慧,人人本有,一旦被欲望、习气、情绪等障碍,就无法显现。故“利令智昏,欲令智迷”,人生的诸多不幸,莫不由此贪欲而起,一旦迷失自己就极易被境遇左右,犯下错误,丧失理智,做出后悔莫及之事。因此,时时要保持理智清醒的态度。

智者内心清澈明朗,通达事理,面对各种外在物欲的诱惑,严守道德的约束。智者,亦有过人的勇气,敢于面对困境,在困苦艰难中,所思的不是退缩埋怨,而是奋发向上精神,冲破难关。“智者不妄为”,智慧之人不会胡作非为,因为知其后果,故不能为,亦不敢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能知人,更能善体人意,知彼知己而不惑。智者,永远谦逊待人,深知广阔的胸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谦逊流露出的是智慧的言语,优雅气质与风范,让人愿意与之亲近。

智者不惑,静者生慧。《论语》云:“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做到无求不争,顺其自然,心就能静。静是一种安详平和,是一份圆融的心境,静中能领悟世界的神妙并与万物相契合,静中蕴含无限生机,可以获得智慧灵感,所得有所悟,故“静思则通”。圣贤之道,无不充满智慧,使人看得更远。《中庸》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古人认为深入学习圣贤的教诲,并在生活中力行,是增长智慧的方法。

人生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也会跌入黑暗痛苦。但如何才能走好自己人生的光明大道,可见,在一切境界面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在是太重要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邪思杂念的污染中,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依理行事,心地光明磊落,切莫迷失方向、踏上险道而不自知,因为,只要有纤毫对事理的不明,就易踏上人生错误的第一步。遵循天理而向善,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这才是明理、智慧的人生。

(六)“宽”

宽:从宀苋声,本义作“屋宽大”解(《说文》),故从宀。又以苋音桓,从免足,苜声,为细角之山羊,性喜宽野,今有室足以容苋,可见其宽广,故宽从苋声。其义有:仁厚曰宽,如《左传》“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大而有容曰宽,如《易经》“君子……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宥,原宥曰宽,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图将军宽之至此也”;爱,爱惜曰宽,如《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阔,广阔曰宽,如《张祜·送韦整尉长沙》“云水洞庭宽”;器度大曰宽,如《论语》“宽则得众”。
宽者,永远能容。厚者,恒久不薄。人生诸多时候,因为心地不宽,所以常感难有容身之地。其实,若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看宇宙及大自然,就会发现到,就因为自己的心地不宽,才有设限,因此窒碍难行;就因为自己的视野短浅,所以看不到远方,见不着上下四方,因而做错,或判断失误。所以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可以使人正视周围的一切,跳脱各种局限。

举目方知宇宙宽。当人站在高远处,或眺望远山,或眺望无垠的大海,就会真实感受到宇宙的宽大,而觉察个人的渺小。此刻,个人种种,也将随着蓝天大海的宽阔而化为云烟。若抬头仰望那宽广的天空,静观这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无一不是覆在广阔的天地中,那么宏观的宇宙,就在身边、就在眼前,省思着与自己的对比,就会看见自己的胸怀,原来是那般的窄小,故古人常说:“量大福大。”就是告诉人们要开拓胸怀,有包容一切之气度,福分才能广大。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历代仁人君子常拿这两句话自勉要象孔子那样不断攀登,以不断开阔眼界,升华境界,向上,再向上,以达精神之山的峰巅。登高方能望远,在这不断攀登中,人的襟怀也不断升华博大。因为孔子自己就是一位仁者,他一览天下时,油然想起仁者的心胸就象巍然屹立的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它那阔大雄伟的风姿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圣贤人格品德。

心底无私天地宽。所以,学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放下自我,才能拥有宽恕胸怀,成就更加开阔的器度与心量。人与人相处,贵在坦然。待人太严苛,让人不敢亲近,故阻碍了与人良好的互动;不能宽以待人,周围人则将渐渐离去;严厉苛责,则处处充满荆棘。故古人云:“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心地宽厚,才能处众容众得众。从宽广无际的心地出发,才更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在感恩之外,还能遍施、普施,仁爱他人和万物,才会有与天地万物共存共荣的安稳祥和,才会走出一条越来越宽的光明大道。

把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心境。严以律己是一种力行道义、修身重德的美好人格特质;宽人,就是待人宽厚、仁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倡导忠恕的道德原则,即有宽宥、容恕的心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指凡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君子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只有具备豁达的心胸和容人的雅量,才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因为这是善的力量,它可以触动生命的本质,可以解体一切不正,可以无所不包和无所不能,正如哲人所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待续)

2014年3月10日星期一

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2) / 文/静远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3/10/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2)-288549.html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三月十日】(接上文

  (三)“修”

修,从彡攸声。本义作“饰”解(《说文》),乃使人衣履整洁,仪表因之雍容而言;彡有刷拭之义,乃可以除尘垢去污秽者,故修从彡。又以攸本作“水行攸攸”解,为水流自适貌;饰己重在无往而不自适,故修从攸声。其义为:贤德之人曰修,如《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涵养、修为曰修,如修行,修炼,又如《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建筑、整治曰修,如《礼记•祭义》“宫室已修”;长、高曰修,如《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学习、著述曰修,如修学、修史;装饰,使完美曰修,如修饰。

“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从修身养性,开启了生命无有穷尽的力量,《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人生许多丰富的阅历与内涵,无不被一“修”字囊括其中。古圣先贤克己复礼,诚明合一,写了诸多修身要道,如《论语》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言简意赅语意深远,将人生中所应秉持的修为态度,面面俱到地揭示出来,堪称为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再三表达出人生短暂,行旅匆匆,要探求大道,修身立德,有所成就,惟恐时不我待,“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反复使用的一个“恐”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及求道的迫切。

修身是完善个人道德人格的过程。故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指出修德的重要,一生所担心的是有无德行,能否向善向上,能否改过迁善。君子还应做到见贤思齐与见利思义。君子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是要求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是道义。《礼记•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修身需先修心,战胜自己的欲望与执着,保持端正的心态。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凡事都能认真修学改过,日久自能见功夫。

“修”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从修心,到修身,到修言语,都是人生的修行境界。修道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智慧的明灯,通往“天人合一”的途径。儒家讲的是入世,倡导仁义礼智信,通过修德可成贤成圣;佛道讲的是出世,修佛修道,通过修炼佛法、大道可以达到觉者的标准——佛道神的境界。

一个“修”字,内涵之深广,言语难尽。谨守一“修”字于内心,必能转化困境与迷惑,化人生坎坷崎岖为通途,升华道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理上通达,开明德性,以达至善。

(四)“敬”

敬,从攴,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为恭敬、端肃(《说文》),《礼记•曲礼》注释为“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其义为:恭敬、尊重曰敬,如《史记》“敬受命”;敬让、敬谨曰敬,如《论语•学而》“敬事而信”;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曰敬,如《谏太宗十思疏》“慎始而敬之”;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明(谨慎严明)曰敬,如《易经》“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虔(庄敬虔诚)、敬奉曰敬,如敬奉神明。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敬”常与“畏”连用,“敬畏”强调的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与自觉。人生在世,必须有所敬畏,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自觉以道德约束内心。古语有“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天下大事,成于惧而败于忽”等告诫。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敬畏之心是人生的大智慧,是安身立命之本。

敬天。从古以来,传统文化经典所载及古圣先贤,无不以敬天为本。天化生了万物和人,为宇宙万物的主宰者,人与天有一种感应关系,天注视着人的一言一行,人积善,天降吉祥,积不善,天降灾殃。《诗经》云:“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意思是敬畏上天的威怒,不要贪逸享乐;敬畏上天的神明,不要肆意妄为,上天明察人的一切行为及善恶。“我其夙夜,畏天之威”,言必敬天之威,于是乃得安。

敬德。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天赐道德规范于人世间,《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古以来,“福”是人们共同的期盼,福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荀子提出:“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份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在权利面前没有私欲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的幸福观在于内在德性的完善,惟有实践道义的正人君子,方能品尝幸福的无尽滋味。

福与德紧密相关。德是行为主体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诗经》中强调修德配命,达到“配命”的价值目标,即与天的意志、命令相配,结果自然是获得“多福”。古语云“祸由恶作,福由德生”,可见祸福之根源在于人之心。倡导人修明德行,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趋吉避祸。

敬人。“敬人”指对人尊敬,对生命关心爱护。孔子“敬人”的思想是贯彻落实“忠恕之道”,实现“爱人”、“克己复礼”等核心思想的至为重要的方法,而要实现对他人的尊敬,也首先必须“克己”。《礼记•曲礼上》明确指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即谦恭待人,后己先人,卑己尊人。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这里,孟子强调君子的居心要合乎仁、礼,强调要爱人、敬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才能保持和谐相处,使中华民族成为著名的“礼义文明之邦”。

修己以敬。君子学习、修身的目的在于“君子学道则爱人”、“行义以达其道”。通过修己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从而传播道义,善化民众。孔子说:“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认为君子从“修己以敬”开始,使自己能够严肃、庄重、恭敬地去做事,与道相合,与德相应,才能够实现“安人”、“安百姓”,济世安民的根本宗旨,这也是内圣外王的境界,而践行“敬”是其起点和立足点。

(待续)

2014年3月9日星期日

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1) / 文/静远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3/9/中华文化智慧之——神传汉字(1)-288523.html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三月九日】中华汉字是神传文字,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字小乾坤大”,反映出古人的正统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汉字的形象呈现着宇宙乾坤的万象纷呈、蕴含着造化的神秀灵气。

  关于中华文字的起源,《易经•系辞》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黄帝之史官仓颉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指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根据河图洛书,法象天地创造了最早的文字符号。黄帝之史官仓颉仰观日、月、星、辰之势,俯视山川脉络之象,又旁观鸟兽鱼虫之迹,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绘写,整理出文字。汉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

汉字讲究一字传神,如“道”、“法”、“理”、“德”、“仁”等这些字,其实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字义了,经过历史积淀,它们所代表和涵盖的往往都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很广的意蕴和很深的思想。特别是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语境中,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更有一些汉字,即使在同一时空和同一语境中,也会兼具多种含义。就汉字本身而言,它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构成成份。因汉字是表意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以形达意,也就是见形而知意,所以每个字的产生,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走进汉字,探索其文化奥秘,会受到哲理的启迪。以下举几个例子。


(一)“意”

意,从心从音,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就是心音,本义作“志”解(《说文》),乃心之所念、所趋、所识并称之,如《春秋繁露》“心之所谓意”。其义为:志曰意,如意念、心意,又如《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义、义理曰意,如《唐书》“分明是非,乃出新意”;内心、胸怀曰意,如《汉书》“宽仁爱人,意豁如也”;考虑、思念曰意,如《礼记》“意论轻重之序”;意趣、理趣曰意,如春意盎然;猜测、料想曰意,如出其不意。

每个人都有他的心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念、念头。佛家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念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休咎。人的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未来果报的因,有人因一念的诚善,就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就明显遭天谴罚,往往不必表现于事实,而祸福已感应。此无他,善恶只在心念之间而已。为人之道,就是要能自思内省,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起善念,排除邪念。

如明代杨继盛在家训《谕子书》中写道:“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为分毫违心害理之事,则上天必保护你,神明必加佑你,否则,天地鬼神必不容你。”

再如《太上感应篇例证》记载的明代俞都从意念断恶修善、改变命运的例子。俞都博学多才,十八岁考取秀才,但继后他七次科考未中;生五子,四子病夭,仅余一子还丢失了;生四女,仅存其一;其妻因伤心过度哭瞎了双眼。俞都贫窘潦倒,自认无大恶,且以教书为业,于是每年岁末,必疏文向神明陈禀其遭遇不公。一次遇到灶神点化:这一切遭遇源于他意恶太重、做事专务虚名、怨天尤人,多年来并没有真诚地做过一件善事,而在私下独处时,心中却完全被贪欲、妒嫉、急功近利、希求回报、轻视他人而不自制、仇恨等恶念头所占据。然后教他要摒除各种杂念,清净心意,不图回报,不求名利,不论大小和难易,切切实实地行善,才有可能挽回天意。俞都依此力行三年后,因品德优秀被荐入太学,并考中了进士。随后又意外地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其妻双目也复明了。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已先知”,是说天地神明无时无地不在监察善恶,报应分明。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美好的未来;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跌入罪恶的深渊。人至诚的善念可以感天动地,纵使是在危难关头,也能够趋吉避凶,化险为夷。
善念是一种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来源于追求真理、正义和光明的崇高信念。人在世间,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福是祸?人善良本性的回归、前程的光明、真正自我生命的归宿所依,就始于人们自净其意,择善而从。有的人平时为一点个人私利去斤斤计较,而考虑自己生命归宿这么重大的事情却说成是迷信,忽略意念对人的重要影响——心灵的提升与下坠均在于意念的纯洁与染污。面对意念重要作用的事实,人们起心动念,怎可不慎呢?

(二)“慎”

慎,从心从真,本义作“谨”解(《说文》),乃小心细心以任事之意,故从心。又以真为诚实无欺之意,“慎”乃诚心认真以任事,故从真声。其义为:谨言慎行、敬事赴善曰慎,如《国语》“慎,德之守也”;谨、谨防曰慎,如《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诚,使之信实不欺曰慎,如《诗经》“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持重曰慎,如慎择。

“慎,德之守也”,慎,是“心真”,也就是说,唯有用真心,才能真正做到谨慎,才能体察自己存心是否真诚、行事是否审慎。《易经》云“慎不害也”,《荀子•劝学》云:“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由此可见,“谨慎”之行持,是保障人安身立命、成功处事的基石。

人之谨慎,首先从真心不自欺开始。做人要善于自省,从思想意识、言论行动等各方面去审视自己是否遵从道义原则。自省是理性的智慧,是自己真正主宰自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遇到问题找自己的原因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要通过时时内省不疚,逐步完善修养以成就高尚德操。克己是指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言行,回归天理,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有了不自欺的慎行,向外扩展,就能用真诚之心,善待他人。譬如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记述。

儒家最强调“慎独”,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思想意识进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防止错误思想及私欲,邪念不生,时时保持正念,对自觉性要求更高。《中庸》说“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谨言慎行,追求道德规范”。指出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慎独表明的是一种人生态度,表里如一;彰显的是一种人生境界,襟怀坦白。

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秉持这一操守的君子:如东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宋代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只因“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追求道德完善的体现。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尤需人们审慎地面对现实,谨慎地把持自己,时时处处坚守道德和良知,切莫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毁了自己,从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