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洪扬华夏文明正统文化;神传文化;修炼文化,彻底抛弃肃清邪恶中共党文化,理性思维,正确判断是非善恶,了解真相,做一个有道德良知的华夏神州儿女!~~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历史时机,立即退出邪恶中共党团队组织,汇入全民理性、明真相、觉醒大潮! #注:请您用自由之门等软件突破网络封锁,浏览本博客!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正说神传修炼文化之三:无人不知,谁人能识? / 作者: 宋明
http://www.zhengjian.org/node/118471今天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听说或见到过修炼的不同形式,如出家修道的道士、出家修行的和尚;也都知道几篇神话小说中的故事,如“八仙过海”与“西天取经”。也就是说,佛、道、神以及修炼的概念,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不管相信与否,都是听说过的。那么,在这芸芸众生之中,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其门而入修炼之道呢?或者说,神、佛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弟子呢?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中,有段“左慈戏曹操”的修炼神话故事,说左慈在峨眉山学道三十年,得天书三卷,因与曹操有旧,于是去劝说曹操修行,“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可曹操贪恋权位,不仅不信不学,甚而要加害左慈,后虽被左慈多次戏耍点化,奈何其始终不悟。
无独有偶,在《八仙得道传》第九十五、九十六回中,韩湘子受吕洞宾之命点化其叔父韩愈,韩愈听说韩湘子这些年都学道去了,勃然大怒。其后韩湘子虽多次通过点醒韩愈前世来源,显现灵应,但因其“俗念太重,不信大道”,始终不听。直到韩愈因谏迎佛骨,得罪远戍,谪降岭南潮州地方,在困顿愁苦、山穷水尽之蓝关,名利之心放淡,才终于相信大道。韩湘子因而感叹说,“世人为名为利,逐逐营营,到头来只求寿终正寝,已是大好的结局,岂不可怜?岂不可叹?”韩愈的诗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个侄孙湘,说的就是韩湘子,而诗中的千古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正是韩愈当时回头悟道前的真实写照。
名利之心太重,有修炼之道也不得其门而入。而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则更是世人不明修炼所以的痴心妄想。
道家师父挑徒弟,那万中挑一都算是一般的要求了,这对世人来讲,听起来好象很渺茫。那么佛家讲普度,是不是机会就更多一些呢?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得道者如林”,是不是佛家对弟子要求没那么严格啊?当然不是,不同层次的修炼标准是一定的。是那时候的人容易修炼吗?也不一定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也说当时的古印度是五毒之世。
其实对于修炼来讲,不管是道家讲的师父挑徒弟,还是佛家讲的谁能修谁修,前提都是一个对“大道”或者是“佛法”能否正信的问题,对修炼本身能否认识的问题,能认识你就能修,不能认识,那修炼也就无从谈起。或者你形式上好象也在修练了,可是不懂修炼也修不上去。那么,怎样才能认识修炼本身,進而有机会真正认识大道和佛法呢?
人是神造的,神在造人之后,也给人留下了做人的道理和标准,在中国,这就是儒家所阐述的道理,礼义廉耻、三纲五常等等。而要想超越于人之上成为更高境界的生命,自然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修炼不同层次的标准。那么,配当人,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这也就是人能够修炼的最起码的要求。而衡量的标准呢,可不是站在人的角度,或者是人类不断下滑还难以自知的道德水准的评判。
“真、善、忍是衡量好坏人的唯一标准。”[1]
“不管人类的道德标准怎么变化,可是这个宇宙的特性却不会变,他是衡量好、坏人的唯一标准。”[1]
“作为一个人,能够顺应宇宙真、善、忍这个特性,那才是个好人;背离这个特性而行的人,那是真正的坏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有的人可能说你坏,你可不一定真坏;有的人说你好,你并不一定真好。作为一个修炼者,同化于这个特性,你就是一个得道者,就这么简单的理。”[1]
1992年,法轮功(又称法轮大法、法轮佛法)从中国传出,短短七年,就通过人传人心传心的方式有一亿人進入了法轮功修炼。特别是在1999年7月20日中共邪党对法轮功的非法残酷迫害后,法轮功更是走向了世界,更是在不屈不挠、和平理性的反迫害中走到了第十四个年头。现在说世界无人不知法轮功,那就是一个事实。除了在中国大陆无辜的受到中共邪党的迫害外,法轮功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法轮功的相关书籍被翻译成四十种文字,二十一年来,更是受到了几千个世界各国各界的褒奖。
而法轮功从天下谁人不知到亿万人能识,这其中又有多少辛酸的故事,多少神奇的见证。亿万法轮功修炼者们正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着一个正在发生着的,看似平静平常实则轰轰烈烈的现代修炼神话。而这个神话,贯穿了万古以来,超越人类更久远的历史。曾经踏破铁鞋的寻觅啊,多少次轮回中无望的等待,在今天,法轮大法,这部宇宙大法已经送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
这真是:
万古天门开,
众生为法来。
福音传天下,
谁人还徘徊?
(请看下篇《帝王之上》)
注:[1]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第一讲。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